[实用新型]鼻用吸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4156.0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9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郭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A61M25/00;A61M3/02;A61H3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黄大宇 |
地址: | 5101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冲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鼻用吸管。
背景技术
当鼻腔炎症突出,鼻甲因此而肿大时,圆柱状的习惯常常因为无法顺利通过总鼻道而必须先收缩下鼻甲或无法顺利到达中鼻道而必须先收缩中鼻甲,这对于需要在鼻腔内喷洒血管收缩剂或表面麻醉药会造成一定的困难,且喷药范围常不均匀,药物也较难集中在最需要喷洒的鼻腔外侧壁。
单孔圆柱状设计的吸管,由于横截面积较大,尤其是横径较大,在将吸管向鼻腔后端推进时容易造成鼻腔内粘膜的损伤,特别是当鼻腔内炎症较严重,鼻甲肿大明显或粘膜水肿明显时损伤更容易发生。
同时,在鼻内窥镜手术中,常常会遇到术区渗血,由于目前所用的鼻腔吸管绝大多数都是单圆孔圆柱状,这就要求医生必须一只手持握鼻内窥镜,而另一只手则必须反复拿起吸管进行吸血曹锁,这样就浪费了大量的手术时间。由于圆柱状的吸管本身具有一定的直径,而鼻内窥镜也具有一定的直径,两者的叠加就需要较大的空间来容许操作,但目前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的鼻窦内窥镜手术主要还是集中在中鼻道区域,而中鼻道本身是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若在把一把鼻内窥镜手术常用的手术钳或手术刀,则中鼻道区域会显得非常的拥挤,过得的器械不仅不利于手术操作,而且会让医生手忙脚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进入鼻道、不会造成鼻腔内粘膜损伤并且喷药效果以及吸血效果好的鼻用吸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鼻用吸管,包括管体,该管体呈扁柱状,该管体的前段的管壁上密布有筛孔,该管体的前端呈光滑的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筛孔为出口朝向前方的倾斜孔。设置倾斜的筛孔,有利于将药液向前喷洒,防止药液倒流。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管体的内径从后段到前段逐渐减少。采用该方案的目的在于,从后段到前段内径逐渐减少使得内腔的容积从后段到前段逐渐减少,从而增大注射到腔体内的药液的压力,更有利于油液喷洒到鼻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管体的前端内也设有筛孔。采用该技术方案的目的在于,使得药液也可以从管体的前端中喷出,扩大喷药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管体的后端设有弯折段,该弯折段的末端设有与注射器相匹配的接头。采用该技术方案的目的在于,使得该吸管便于与注射器连接,方便操作;特别地,弯折段的轴线与管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90°。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筛孔的横截面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筛孔分为多组,每一组包括环绕在管壁上的多个筛孔,多组筛孔沿着管体的前段的长度方向分布。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鼻用吸管的管体呈扁柱状,该形状与鼻道形状相适应,便于顺利进入鼻道内而不会对鼻道内粘膜造成损伤;
2、由于管体的前段呈光滑的圆弧形,因此插入过程中管体的端部不会刺伤鼻道内粘膜;
3、由于管体的前段密布有筛孔,因此不但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喷药,而且还可以将药物更加集中地送于鼻腔外侧壁;由于喷药范围广,可促使更多的药液被鼻腔、鼻窦粘膜吸收,有助于更好的发挥药物的作用;
4、由于管体的前段密布有筛孔,因此用于吸取鼻腔内的积血时,增加了与血液的接触面积,便于更快速地吸除鼻腔积血;并且可以持续吸血且不占用鼻腔较多空间,便于手术操作,适用于鼻窦内窥镜手术、鼻中隔手术、鼻甲手术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用新型的鼻用吸管的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右视图;
图3为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4为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5为图1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图1的A-A剖面图的放大图;
图7为本用新型的鼻用吸管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6,本实施例的鼻用吸管包括一呈扁柱形的管体1,其横截面呈椭圆形,该管体1由前段2和后段3构成,其中,管体1的前端呈光滑的圆弧形;管体1的内腔的各部分大小均匀。管体1的前段2的管壁上密布有筛孔6,该筛孔6将管体1的内腔和外部连通,筛孔6为出口朝向前方的倾斜孔,其横截面为圆形;这些筛孔6分成多组,每一组包括环绕在管壁上的六个筛孔6,多组筛孔6沿着管体1的前段2的长度方向分布形成密布状;管体1的圆弧形前端内也设有筛孔6。
参见图1~图6,管体1的后端设有弯折段4,该弯折段4的末端设有与注射器相匹配的接头5,弯折段4的轴线与管体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中医院,未经广东省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41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