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员进出防尾随检测报警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44011.0 | 申请日: | 2013-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0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 发明(设计)人: | 周奇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人员 进出 尾随 检测 报警 系统 | ||
1.一种人员进出防尾随检测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出门人员识别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尾随报警单元和为系统中各用电单元供电的电源电路模块(5),所述进出门人员识别单元包括用于对准备进门人数进行识别的进门人脸识别器(1)和用于对准备出门人数进行识别的出门人脸识别器(2),以及用于对实际进门人数或出门人数进行检测的出入门实际人数识别器(3),所述进门人脸识别器(1)安装在进门处前方,所述出门人脸识别器(2)安装在出门处前方,所述出入门实际人数识别器(3)由分别安装在门框两侧的红外线发射器(3-1)和红外线接收器(3-2)组成;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包括微处理器模块(4)以及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4)相接的数据存储电路模块(6)和RS-485通信电路模块(7),所述进门人脸识别器(1)、出门人脸识别器(2)和红外线接收器(3-2)均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4)的输入端相接;所述尾随报警单元包括语音播放电路模块(8)和用于取消语音报警的报警复位电路模块(9),以及与所述语音播放电路模块(8)相接的功率放大电路模块(10)和与所述功率放大电路模块(10)相接的扬声器(11),所述语音播放电路模块(8)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4)的输出端相接,所述报警复位电路模块(9)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4)的输入端相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员进出防尾随检测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4)为单片机C8051F023。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员进出防尾随检测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存储电路模块(6)为Flash数据存储器。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员进出防尾随检测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播放电路模块(8)由语音芯片BLA1008和非极性电容C12,以及电阻R1、R2、R4和R5构成,所述语音芯片BLA1008的引脚4、引脚13和引脚14均接地,所述语音芯片BLA1008的引脚8通过电阻R2与所述电源电路模块(5)的输出端VCC相接,所述语音芯片BLA1008的引脚9和引脚12均与所述电源电路模块(5)的输出端VCC相接,所述语音芯片BLA1008的引脚10与所述单片机C8051F023的引脚37和电阻R5的一端相接,所述语音芯片BLA1008的引脚11与所述单片机C8051F023的引脚36和电阻R4的一端相接,所述语音芯片BLA1008的引脚15与所述单片机C8051F023的引脚35和电阻R1的一端相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和电阻R1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电源电路模块(5)的输出端VCC相接,所述语音芯片BLA1008的引脚16通过非极性电容C12接地。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员进出防尾随检测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放大电路模块(10)由芯片LM4871,电阻R6和R7,以及非极性电容C1、C2和C3构成,所述芯片LM4871的引脚2和引脚3均通过非极性电容C2接地,所述芯片LM4871的引脚4与电阻R6的一端和电阻R7的一端相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通过非极性电容C1与所述语音芯片BLA1008的引脚7相接,所述芯片LM4871的引脚5和电阻R7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扬声器(10)的负极相接,所述芯片LM4871的引脚6与所述电源电路模块(5)的输出端VCC相接,所述芯片LM4871的引脚7接地,所述芯片LM4871的引脚8与所述扬声器(10)的正极相接,所述电源电路模块(5)的输出端VCC通过电容C3接地。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员进出防尾随检测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复位电路模块(9)由按键K1、电阻R3和非极性电容C4构成,所述按键K1的一个引脚、电阻R3的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4的一端均与所述单片机C8051F023的引脚47相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电路模块(5)的输出端VCC相接,所述按键K1的另一个引脚和非极性电容C4的另一端均接地。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员进出防尾随检测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发射器(3-1)和红外线接收器(3-2)与地面之间的距离相等且均为15cm~2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401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乙烯高压绝缘电线
- 下一篇:一种汽车用铝制隔热罩的翻边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