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铬污染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3973.4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8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臣;张焕祯;陈鸿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地泓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B01J20/20;B01J2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染 地下水 原位 修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染土壤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铬污染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铬是一种典型的毒害元素,长期以来被视为环境地球化学的重要研究对象。环境中铬的化学形态和价态的不同直接导致其毒性的差异。在一般污染水平下,生活在土壤中的动植物及微生物都会表现出相应的受害症状。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不同浓度的铬污染物时,会出现急、慢性中毒现象。
现有技术中,铬污染治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这些方法均存在治理设备庞大、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高效、操作简单、成本低的铬污染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铬污染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包括格栅池、调节池和吸附处理装置;
所述格栅池内设有格栅,所述格栅上方的池壁上设有废水进水口,所述格栅下方的池壁上的出水口与所述调节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调节池的出水口与所述吸附处理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吸附处理装置自进水口至出水口依次为:石英砂层、污染土壤层、PRB介质层、石英砂层。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铬污染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快速高效的处理铬污染场地污染土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铬污染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格栅,2、泵,3、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铬污染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
包括格栅池、调节池和吸附处理装置;
所述格栅池内设有格栅,所述格栅上方的池壁上设有废水进水口,所述格栅下方的池壁上的出水口与所述调节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调节池的出水口与所述吸附处理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吸附处理装置自进水口至出水口依次为:石英砂层、污染土壤层、PRB(可渗透反应墙)介质层、石英砂层。
所述格栅池与所述调节池的连接管路及所述调节池与所述吸附处理装置的连接管路上分别设有泵。
应用本实用新型,格栅池对进水中的悬浮固体进行阻挡和截留,调节池可以均衡调节流经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量,在调节池中进行水量和水质的调节稳定,再经吸附处理装置进行PRB处理,具有高效、廉价、易得、不产生二次污染、可适用于原位修复等优点,可将5mg/L的铬污染地下水处理效率达到100%。
具体实施例的处理过程是:
将实际废水或是配水经格栅池后,于调节池稳定后,抽入吸附处理装置中,再经过PRB介质的吸附作用,实现对镉污染地下水的修复。
其中,所述的PRB介质应用于实际地下水原位修复应用中时,可以是隔水漏斗-导水门式PRB。
其中,PRB介质硫酸改性后的工业活性炭与石英砂混合填料。
其中,改性工业活性炭的制备是:将工业活性炭清洗至无杂质,在2%H2SO4中于25℃浸泡24h,再用去离子水清洗至清洗液pH稳定,最后将改性后的工业活性炭在烘箱中(110℃)烘干,室温放凉后放在干燥器中备用。
其中,污染土壤层可以是实验配置,或是实际污染土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地泓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地泓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39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直线电机直接传动的缸套活塞环摩擦测试系统
- 下一篇:便携式净化活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