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履带式装运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43621.9 | 申请日: | 2013-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8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 发明(设计)人: | 郝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继伟 |
| 主分类号: | B66F9/06 | 分类号: | B66F9/06;B66F9/075;B66F9/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36200 吉林省辽源***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履带式 装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雪地田间作业的装运机械。尤其是将履带车底盘、叉车的叉装装置和翻斗车的装卸运载装置三者组合在一起。专用于东北地区雪地田间的秸秆成包倒运。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装载机械都是轮式,无法在雪地田间作业,也不具备载运功能,发动机是按照工程机械的要求配置的,功率较大。东北地区雪地田间的秸秆成包倒运没有专用机械,都是用现有的工程装载机械替代,因此,严重影响了东北地区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成为秸秆储运中的瓶颈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装载机械的不足,满足东北地区冬季秸秆储运的需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进入雪地田间的装运机械。该机不仅有与叉车一样的叉装功能、及翻斗车一样的载运和自卸功能,而且采取了履带车的行走方式,可在雪地田间进行载运装卸作业。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履带车底盘尾部安装横向通轴,将叉车门架下部用轴耳连接固定在通轴中部,在该机尾部完成叉装作业。在通轴两端分别安装可前后活动的支撑轮,在两支撑轮的轮架与履带车底盘后横梁的两端之间分别安装小油缸,可使支撑轮收起和放下,保证该机叉装作业时的侧向稳定和配重。在叉车门架后横梁与履带车底盘短梁之间安装油缸,可使叉车门架直立或平卧在履带车底盘上。在履带车底盘前约三分之一处安装护栏,护栏前安装发动机、驾驶操控和液压装置,护栏后可容下叉车门架放倒平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履带车底盘、叉车的叉装装置和翻斗车的装卸运载装置三者组合在一起,多功能高效率,适用于雪地田间及各种恶劣作业条件,大大压缩了发动机功率,减少了油耗,使雪地田间秸秆成包装运不再困难,为东北地区生物质能源的冬季储运解决了一项关键性设备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图。
图中,1、发动机,2、护栏,3、叉车门架起卧油缸A,4、叉车门架,5、支撑轮收放小油缸A,6、叉车升降托架,7、叉锥,8、支撑轮A,9、履带,10、驾驶座,11、履带车变速箱,12、油箱,13、变速杆,14、叉车门架起卧油缸B,15、叉车门架后横梁,16、支撑轮B,17、叉车升降油缸,18、叉车升降链条,19、支撑轮收放小油缸B,20、轴耳,21、履带车尾部通轴,22、履带车底盘主梁,23、履带车边框,24、履带车底盘短梁,25、履带车底盘后横梁,26、转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4和图3中,发动机(1)、油箱(12)、转向杆(26)、驾驶座(10)、变速杆(13)安装在该机护栏(2)前面的驾驶操作区;叉车门架起卧油缸A(3)和叉车门架起卧油缸B(14)的底部一端连接固定在履带车底盘短梁(24)上,其活塞杆顶部一端连接固定在叉车门架后横梁(15)上;支撑轮A(8)和支撑轮B(16)的轮架一端分别安装在履带车尾部通轴(21)的两端,可前后活动;支撑轮收放小油缸A(5)和支撑轮收放小油缸B(19)的活塞杆顶部一端分别连接固定在两个支撑轮的轮架上,小油缸底部一端分别连接固定在履带车底盘后横梁(25)的两端;叉车门架(4)的下部用轴耳(20)与履带车尾部通轴(21)的中部连接在一起。
在图2和图4中,驾驶员启动发动机(1),操控变速杆(13)和转向杆(26),可使该机行走和转向。
在图1、图3、图4中,叉车门架起卧油缸A(3)和叉车门架起卧油缸B(14)的活塞杆推出,将叉车门架(4)顶起直立,完成叉装作业;叉车升降油缸(17)可实现叉车升降托架(6)的起落;支撑轮收放小油缸A(5)和支撑轮收放小油缸B(19)的活塞杆伸缩,可实现支撑轮A(8)和支撑轮B(16)收起放下;叉车门架起卧油缸A(3)和叉车门架起卧油缸B(14)的活塞杆缩回,可将叉车门架(4)及装起的秸秆成包平放在该机的装载区,从而运出田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继伟,未经郝继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36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