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稠油油藏开发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43120.0 | 申请日: | 2013-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6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 发明(设计)人: | 何其东;易灿;冯治建;江胜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加华维尔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油 开发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稠油开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稠油油藏开发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SAGD技术是通过注入高干度蒸汽来实现,开采方式主要有双水平井SAGD(上部水平井注汽,下部水平井采油)、直井和水平井组合SAGD(直井注汽,下部水平井采油)两种,上述两种方式所需的钻井数较多,且常规钻井技术不仅钻机费用昂贵、钻井周期长,同时过压平衡钻井对油层造成了二次污染,蒸汽吞吐2~3个周期后套管损坏严重,增加了后续采油维护费用,甚至被迫停产或报废,严重影响了稠油开发的经济价值,尤其是在薄稠油层。现阶段还没有合适的开采设备,因此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如何寻求一种能够实现稠油开发低成本、高效益成为亟待解决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稠油油藏开发设备,它能够节约土地资源、钻机费用、钻井施工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稠油油藏开发设备。定向工具下边固定连接有磨鞋,定向工具侧边中空连接喷射钻头,在定向工具上边中空连接油管,油管外侧装有套管对其进行保护。地面上防喷器组螺纹连接于套管外圈的上端,连续油管一端缠绕于连续油管滚筒另一端中空连接于油管,连续油管滚筒与高压水流发生装置固定连接于一起共同放置在工具车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设备简单、占地少、灵活机动,适用于各类作业环境;工艺周期短,投资少,能有效解决薄层、渗透性低、垂直裂缝性、气锥水锥严重的稠油油层开发;能够实现平面内360°的整体驱油,出油率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设备施工整体布局图;
图2.为本设备在油层中径向井眼空间分布图。
其中,1-工具车,2-高压水流发生装置,3-连续油管滚筒,4-连续油管,5-防喷器组,6-套管,7-油管,8-定向工具,9-喷射钻头,10-磨鞋,11-第一层径向井眼,12-第二层径向井眼,13-第二层径向井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设备施工过程的整体布局
定向工具8下边固定连接有磨鞋10,定向工具8侧边空中连接喷射钻头9,在定向工具8上边中空连接油管7,油管7外侧装有套管6对其进行保护。地面上防喷器组5螺纹连接于套管6外圈的上端,连续油管一端缠绕于连续油管滚筒3另一端中空连接于油管7,连续油管滚筒3与高压水流发生装置2固定连接于一起共同放置在工具车1上。
图2为本设备在油层中所钻径向井眼空间分布图
在具体现场施工过程中首先完成第三层的径向井眼13喷射,随后依次完成第二层径向井眼12喷射,最后完成第一层径向井眼11喷射的施工,所述三层径向井眼围绕于套管4四周,施工保证这三层径向井眼的空间方向上的一致,从而优化蒸汽驱泄油效果。
其实施方法主要是:
1:对停产、报废稠油井用热水洗井,并通井至油层以下20m。
2:井下定向工具测量套管接箍位置及水泥胶结情况,确定井深。
3:该套管为欠扩孔式径向多边喷射系统,无需扩孔,将井下一体化工具下入到指定深度,磨铣干净后可直接实施径向施工。钻具组合:磨鞋+定向工具+油管,对于新井来说可以直接将套管下放置油层上方2m处。
4:磨铣完成后将本设备往下移3m,确保定向工具位于磨铣点上0.5m处,在油管内投激活球,泵入液体激活工具,并且调整内部“J”槽出口对准地层,连接具有独特专利技术的自旋式自进式整体设备(喷射钻头+油管+连续油管)下入定向工具,开始进行连续喷射油层,在喷射的同时实施传递井眼轨迹参数,确保喷射出水平的井眼,工作完成后可将本设备旋转任意角度,进行下一孔眼施工。如此反复完成单层径向井施工。将本设备上提2米,用上述方法可完成第二层的径向施工,确保上下两层井眼正对。
本实用新型稠油油藏开发设备可用现有技术设计制造,完全可以实现。有广阔应用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加华维尔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加华维尔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31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