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桌上型能量照射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2769.0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4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林锡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锡良 |
主分类号: | A61F7/00 | 分类号: | A61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孙刚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忠孝***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桌上 能量 照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桌上型能量照射仪,尤指一种可置放桌面上的能量照射仪,且该能量照射仪的能量投射器,除可进行高低位置的调整外,也可进行上下及左右摆动照射角度的调整,以符合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应用于物理复建所使用的能量照射仪,大多数是含有一能量照射本体,用以产生热能,以投射于使用者上,以达到如热敷的效果。
习知的能量照射仪的能量照射本体通常是枢装在一杆体上,虽然可以使能量照射本体可以调整其照射角度,但是却不能自由且快速地调整其上、下、远或近位置的调整,使得不同使用者在使用时,必须移动整组能量照射仪,在使用上极不便利。
另外,由于该能量照射仪所产生的温度甚高,习知的能量照射仪并无适当的防烫网层,因此在使用上,使用者常常因误触而遭受烫伤,造成使用安全上的疑虑,而有改进的必要。
再者目前习知的能量照射仪皆为落地式,放置于地面使用,因此所占的空间较大,且较为笨重,不利移动,而显其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创作人有鉴于此,乃予以研究创新,揭示出本实用新型所示的桌上型能量照射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桌上型能量照射仪,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符合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桌上型能量照射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其含有一能平稳置放于桌面上的座体,于该座体上竖立有一灯柱,并于该灯柱的顶端设有第一枢接部;
连杆,其近第一端设有与该基座的第一枢接部相互枢接的第二枢接部,并于该连杆的第二端设有第三枢接部;
枢座,含有第四枢接部及第五枢接部,第四枢接部与第五枢接部的轴心呈正交排列,且第四枢接部与该第三枢接部相互枢接;以及
能量投射器,其含有一罩体,于该罩体内装置有向外产生热能的加热元件,且该罩体与该枢座的第五枢接部枢接。
其中,该第一枢接部与第二枢接部间穿置有第一转轴,该第一转轴的第一端为一固定端,且该第一转轴的第二端螺合于第一调整螺母中从而旋紧该第一调整螺母后能相对迫紧该第一、二枢接部以使该连杆紧紧固定于第一枢接部上。
其中,该连杆的第一端设有配重块。
其中,该连杆由两平行杆体组成。
其中,该连杆的第三枢接部与枢座的第四枢接部中穿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第一端为一固定端,而第二转轴的第二端螺合于一第二调整螺母中从而旋紧该第二调整螺母后能紧迫定位该第三、四枢接部。
其中,该能量投射器的罩体设有第三转轴,该第三转轴穿经该枢座的第五枢接部后螺合于一第三调整螺母中。
其中,该能量投射器的该罩体的一侧具有照射口,并于该罩体外缘且位于照射口的相对位置上设有该第三转轴;以及固定架,固定于该罩体的里侧底部;热源固定盘,固定在固定架上并投影位于该罩体内,于该热源固定盘的盘面上装置有输入电流后将电能转换为热能以向外辐射的该加热元件;隔热环垫,锁接于该热源固定盘的外缘;阻隔网,锁接于该隔热环垫外侧;以及断热环垫,锁接于该阻隔网的外侧。
其中,该断热环垫含有植绒的外缘层,另于该断热环垫的外缘突设有突耳。
其中,该热源固定盘的外缘覆盖有一层断热层。
其中,该热源固定盘的盘面上固装有多个加热元件。
本实用新型可以依连杆的第二枢接部与基座第一枢接部的轴心,旋转地调整该能量投射器的高低位置,另外也可以依该第四枢接部与第五枢接部的轴心,摆动地调整该能量投射器上、下及左、右的照射角度,以符合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旋紧第一调整螺母后,可相对迫紧第一、二枢接部,使该连杆紧固于第一枢接部上,或于旋松该第一调整螺母后,该杆体可依该第一转轴旋转、摆动。上述的第一调整螺母连设有一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连杆的第一端设有配重块,以平衡该连杆第二端所联结的能量投射器的重量,降低能量投射器对该第一转轴处所产生的力矩。
本实用新型的连杆可由两平行杆体所组成,本实用新型并不自限其连杆组成形式。
本实用新型旋紧该第二调整螺母后,可紧迫定位第三、四枢接部,或于旋松该第二调整螺母后,可依该第二转轴呈上、下摆动地调整该枢座所联结的能量投射器。
本实用新型第三转轴穿经该枢座的第五枢接部后,螺合于一第三调整螺母中,以于旋松该第三调整螺母后,依该第三转轴的轴心,呈左、右摆动地调整该能量投射器的照射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锡良,未经林锡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27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