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丫字形纵水梁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2681.9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4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朱根源;朱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根源 |
主分类号: | C21D9/70 | 分类号: | C21D9/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7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字形 纵水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一种钢轧钢加热炉中的一种装置,具体来讲是一种加热炉中的一种纵水梁的改进。
背景技术
加热炉是钢铁企业的主要热工设备,其中推钢式加热炉是钢坯加热生产的主要炉型之一,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程造价低等特点。推钢式加热炉生产工艺相对简单,钢坯由输送辊道输送至入炉辊道,弹簧挡板对齐,推钢机向炉内输送钢坯,坯料在立柱支撑的纵水梁上的滑块上运行,炉内钢坯在运行的过程中,被加热至轧钢温度,出钢钢坯经辊道输送至轧机。
为了保证炉内立柱和纵水梁以及横水梁(三者均由厚壁钢管制作成)在高温下的强度,通常采用汽化冷却,冷却水将带走15%的热量;纵水梁上的滑块通过导热将一部分热量传给纵水管,然后传递给管道中的汽水混合物,导致滑块顶部的温度低于钢坯入炉表面温度300℃—400℃,坯料与滑块接触处在预热段和加热段形成较大的加热黑印,至均热段时消除加热黑印时间长,炉子产量降低,并且占坯料90%表面积的坯料处于高温状态,如停留时间过长,将氧化严重,经济损失大。而较大的加热黑印将导致加热质量差、产品机械性能和表面尺寸精度低。因此从诸多方面来看,加热黑印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应尽量减轻或消除加热黑印。
目前,现有的和曾有的关于消除加热黑印问题所采用的新技术,都做过很多有效的努力,如采用孔洞式全热滑轨代替传统式半热滑轨,是很有价值的发明,它有效解决了加热黑印的问题,但尚有不足,滑块材质要求较高,投资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用新型专利的目的在于,不需增加较多投资的前提下,有效解决加热黑印的问题,提高加热质量。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通过采取改变管道的布置形式,即在均热段出料区改变管道的局部弯曲度,将一根直管改变为两根成丫字形布置的弯管,这样钢坯与滑块的接触位置由装炉的初始位置移送到弯曲部位而变位,钢坯接触位置变换后,通过均热段的加热和均热,钢坯接触滑块部位的黑印基本消除。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在于它由纵水管1、滑块3、丫支7构成,其特征在于纵水管1支固在横梁2上,纵水管1在均热段6分支成丫支7,滑块3装固在纵水管1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纵水梁是指在纵水管上安装滑块所组成的,并在预热段将纵水梁分成丫支7。
本发明创造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能消除钢坯黑印,有效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丫字形纵水梁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统纵水梁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纵水管、2—横梁、3—滑块、4—预热段、5—加热段、6—均热段、7—丫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解决加热黑印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的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传统纵水梁在加热炉内是呈直线布置,钢坯从入炉到出炉,坯料下部某几条线始终与滑块接触,滑块的顶部温度低于入炉钢坯的表面温度约300~400℃,钢坯经由低温滑块向水管传热降温时形成加热黑印,钢坯在预、加热段加热过程中(前期)形成加热黑印大,均热段(后期)消除加热黑印需要时间长。
丫字形纵水梁通过在均热段改变水冷梁布置结构,即将一根直线形管道改变为两根成丫字形布置的管道,使钢坯与滑块的最初接触点得到改变,通过后续均热段的加热和均热,提高了原来黑印区的温度,达到了出炉坯料温差要求。
纵水梁布置结构改变后,坯料在运行时,将对滑块产生一个侧向的推力,为了保证丫字形纵水梁结构的稳定性,在滑块两边增加固定块,固定块焊接在纵水梁上。
该丫字形纵水梁成功应用到某加热炉的改造中,改造后,出炉坯料加热黑印的温差从之前的55℃,减小到15℃,改善了加热质量,满足了产品质量的要求,也提高了轧制设备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根源,未经朱根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26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熔体除气设备的充气密封装置
- 下一篇:均温加热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