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用舷外机的注油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1528.4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7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高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星海事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21/02 | 分类号: | F16N2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陆明耀;姚姣阳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用舷外机 注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用舷外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用舷外机的注油嘴。
背景技术
船用舷外发动机安装在船体外面,靠转向装置来调节发动机的前进方向以及起翘角度,所以在转向装置中相对转动的转向臂与旋转支架之间需要通过注油嘴注入黄油进行润滑,以减小机械接触面的磨损。目前,普通的注油嘴没有独立的油道,润滑油仅通过注油嘴中的弹簧缝隙进入需润滑的腔体,由于弹簧在经过压缩后缝隙较小甚至没有缝隙,造成注油嘴的进油速度较慢甚至没法进油,容易出现堵塞现象,导致生产效率低,无法满足生产的要求,对产品的使用性能和操作的舒适度影响很大,注油嘴报废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船用舷外机的注油嘴,以解决普通注油嘴的进油慢甚至堵塞的问题,满足生产需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注油嘴的报废率,提高产品的使用性能和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船用舷外机的注油嘴,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为一油嘴,下端为一与需要润滑的腔体连通的连接座,所述油嘴和连接座之间通过一油腔连通,所述连接座的周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的出油孔。
优选的,上述的一种船用舷外机的注油嘴,其中:所述油嘴的内部设有一钢球,所述油腔内设有一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钢球相抵接,另一端与连接座相抵接。
优选的,上述的一种船用舷外机的注油嘴,其中:所述连接座的内周壁上设有内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船用舷外机的注油嘴通过增加出油孔与需润滑的腔体形成独立的油道,使润滑油轻松地通过油道注入腔体,解决了普通注油嘴进油慢甚至堵塞的问题,满足了生产需求,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注油嘴的报废率,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和舒适度。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一种船用舷外机的注油嘴,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上端为油嘴2,下端为与需要润滑的腔体连通的连接座3,油嘴2和连接座3之间通过油腔4连通,连接座3的周壁上开设有6个出油孔5。油嘴2的内部设有钢球6,油腔4内设有弹簧7,弹簧7的一端与钢球6相抵接,另一端与连接座3相抵接。连接座3的内周壁上设有内螺纹(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的一种船用舷外机的注油嘴通过增加出油孔5与需润滑的腔体形成独立的油道,使润滑油轻松地通过油道注入腔体,解决了普通注油嘴进油慢甚至堵塞的问题,满足了生产需求,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注油嘴的报废率,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和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星海事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水星海事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15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卸卷车
- 下一篇:剪叉式双升降机构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