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力机外上下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0824.2 | 申请日: | 2013-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7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应华;侯志刚;郭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大学 |
主分类号: | B30B15/30 | 分类号: | B30B15/30;B30B1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26400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机 上下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下料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压力机外上下料机构。
背景技术
压力机是一种结构精巧的通用性压力机。具有用途广泛,生产效率高等特点,压力机可广泛应用于切断、冲孔、落料、弯曲、铆合和成形等工艺。通过对金属坯件施加强大的压力使金属发生塑性变形和断裂来加工成零件。机械压力机工作时由电动机通过三角皮带驱动大皮带轮(通常兼作飞轮),经过齿轮副和离合器带动曲柄滑块机构,使滑块和凸模直线下行。机械压力机在锻压工作完成后滑块程上行,离合器自动脱开,同时曲柄轴上的自动器接通,使滑块停止在上止点附近。
现有的压力加工模具,一般都是在压力机内的加工位置上料,加工后也在该位置取出工件。但是当工件尺寸很大,或者受压力机开模行程限制时,在加工位置上料和取出工件非常困难,有时甚至不可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压力机外上下料机构,使模具可以在压力机外上料和取出工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压力机外上下料机构,包括模具、支撑装置和顶升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位于模具两侧的下方,在所述两侧支撑装置之间设有沟槽,所述顶升装置设于沟槽内,所述模具内设有上下贯穿模具的顶杆,所述顶杆可随顶升装置一起上下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工件尺寸很大或压力机开模行程不够时,能够在压力机外实现上料和取件。当模具处于上下料位置时,可以方便地上料和取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顶升装置由多个液压缸以及连接在液压缸上的活塞杆排列构成,所述活塞杆顶部与顶杆底部形状结构相配,且可同步上下运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顶升装置采用多个液压缸,液压缸数量和位置与模具顶杆相匹配。当液压缸顶起活塞杆,从而顶起顶杆时,可以使工件脱模;当液压缸下降时,活塞杆下降,顶杆接住坯料落回模具内实现上料。
脱模时液压缸上的活塞杆伸出,将模具的顶杆顶起,使工件脱离模具,继续顶升,工件位置提高,获得足够空间使起重设备能够取走工件。液压缸将顶杆升至最高位置时,起重设备将坯料置于顶杆上,顶杆承托坯料,随液压缸活塞杆下降,将坯料落入模具内并定位,实现上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件脱模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毛坯上料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压力机外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1、支撑装置2和顶升装置3,所述支撑装置2位于模具1两侧的下方,在所述两侧支撑装置2之间设有沟槽4,所述顶升装置3设于沟槽4内,所述模具1内设有上下贯穿模具1的顶杆5,所述顶杆5可随顶升装置3一起上下运动。
当工件尺寸很大或压力机开模行程不够时,能够在压力机外实现上料和取件。当模具1处于上下料位置时,可以方便地上料和取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如图2所示,所述顶升装置3由多个液压缸6以及连接在液压缸6上的活塞杆7排列构成,所述活塞杆7顶部与顶杆5底部形状结构相配,且可同步上下运动。
所述活塞杆7底部和顶杆5顶部的水平截面可采用相同的圆形或者矩形,且竖直面上位于同一位置,所述活塞杆7底部和顶杆5顶部相接触的部位形状结构相配,可为锯齿状啮合或弧形配合,这样可以保证二者同步上下运动不受阻碍。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顶升装置3采用多个液压缸6,液压缸6数量和位置与模具1的顶杆5相匹配。当液压缸6顶起活塞杆7,从而顶起顶杆5时,可以使工件8脱模;当液压缸6下降时,活塞杆7下降,顶杆5接住坯料9落回模具1内实现上料。
脱模时液压缸6上的活塞杆7伸出,将模具1的顶杆5顶起,使工件8脱离模具1,继续顶升,工件8位置提高,获得足够空间使起重设备能够取走工件8。液压缸6将顶杆5升至最高位置时,起重设备将坯料9置于顶杆5上,顶杆5承托坯料,随液压缸6上的活塞杆7下降,将坯料9落入模具1内并定位,实现上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大学,未经烟台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08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面压痕机构中折刀的放夹装置
- 下一篇:压力机离合器销轴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