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喷溅入料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40737.7 | 申请日: | 2013-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5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兆春;张波;倪达想;潘波;刘仁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7C3/26 | 分类号: | B67C3/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曹志霞 |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溅 入料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入料管,更确切地说是一种防喷溅入料管。
背景技术
目前,在液态产品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对液体进行灌装。尤其是浓浆类产品在注入到入料缸或储罐等容器时,物料经由入料管进入容器的空腔中,直接冲击容器空腔的底部或侧壁,由于现有技术中的这种入料管为普通的管体,因而,这样注入物料时冲击力十分大,很容易造成冲击反弹作用,尤其是刚刚开始注入的瞬间,会有大量物料由于冲击反弹而从容器口反弹出一部分物料而造成污染、浪费。
由此可见,如何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防喷溅入料管,是目前本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喷溅的入料管,应用在灌装物料时,能够防止物料喷溅。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喷溅入料管,包括管体,管体上靠近入料口的侧壁设有多个分散排料口,所述分散排料口将管体内部空腔与外界导通。
优选地,所述分散排料口分为若干组,各组沿管体的轴线方向分布。
优选地,每组中的分散排料口沿管体的周向分布。
优选地,每组中的分散排料口间隔均匀地分布。
优选地,管体的入料口处设有一端盖,所述端盖上设有多个通孔。
优选地,所述通孔在端盖上间隔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分散排料口为长条形或圆形或椭圆形或方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防喷溅入料管,由于在管体上靠近入料口的侧壁上设有分散入料口,因而可以通过此分散入料口入料,起到分散压力的作用,减小物料对容器空腔的冲击力,能够防止喷溅,避免污染或物料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喷溅入料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防喷溅入料管的示意图;
图中,有关附图标记如下:
1——管体;
1a——接头;
1b——进料口;
1c——入料口;
1d——分散入料口;
1e——端盖;
1f——通孔;
图中箭头A所指方向为入料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中的防喷溅入料管,包括管体1,管体1一端设有接头1a,接头1a上设有进料口1b,管体另一端设有入料口1c,管体上靠近入料口处的侧壁上设有三组分散入料口1d,每组中设有多个分散入料口,每组中的各分散入料口沿管体周向分布。管体的入料口处还设有一端盖1e,该端盖1e上设有多个通孔1f,这些通孔1f在端盖上均匀分布。
本实施例中的分散入料口1d,其形状为长条形,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设成方形或圆形或椭圆形或其他形状。
本实施例中,由于在管体靠近入料口的侧壁上设置分散入料口,所以在入料时,这些分散入料口也可以入料,起到分散入料压力的作用,能够防止物料在入料时四处喷溅,避免污染及物料浪费。由于在入料口处加设端盖,端盖上设置多个通孔,也可缓解物料入料时冲击力的作用,起到防喷溅的作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介绍,文中应用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07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