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圈直绕式密绕超薄线盘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0342.7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4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高新忠;孙亮;陆祥;张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信多达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36 | 分类号: | H05B6/36;F24C7/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12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直绕式密绕 超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炉,具体为一种线圈直绕式密绕超薄线盘。
线盘是电磁炉的基本构件,绕线盘的结构设计也一直是电磁炉制造企业的产品开发重点。目前,线盘主要以整体式线盘和分体旋转式线盘,其中整体式线盘需要涂胶水,导致成本高、污染严重等问题;而分体旋转式线盘则会导致模具加工困难。另外,线圈绕制大多需要绕线骨架参与绕线,会影响整个电磁炉的高度。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圈直绕式密绕超薄线盘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线圈直绕式密绕超薄线盘,包括线盘支架、线圈和磁条,线盘支架圆周上设置有多个加强筋,加强筋正面设置有磁条限位槽,磁条设置在磁条限位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直接绕设在云母片上,云母片与线盘支架粘接设置。
所述的线圈直绕式密绕超薄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条限位槽背面设置有限位筋。
所述的线圈直绕式密绕超薄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条为U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密绕线盘相比,无需涂大量的环氧树脂胶来固定线圈,线圈与云母片的固定无需通过隧道炉加热,磁条从正面安装,与云母片线圈一起固定在支架上,减少了磁条涂胶工艺,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线盘整体厚度能比现有密绕线盘更薄,线圈底部的云母片能起到提高线圈加热功率、隔绝线圈与磁条的接触等作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密绕线盘相比,无需涂大量的环氧树脂胶来固定线圈,线圈与云母片的固定无需通过隧道炉加热,磁条从正面安装,与云母片线圈一起固定在支架上,减少了磁条涂胶工艺,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线盘整体厚度能比现有密绕线盘更薄,线圈底部的云母片能起到提高线圈加热功率、隔绝线圈与磁条的接触等作用。
图1是线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线圈与云母片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线盘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线盘支架,2‑线圈,3‑磁条,4‑云母片,5‑磁条限位槽,6‑限位筋。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线圈直绕式密绕超薄线盘,包括线盘支架1、线圈2和磁条3,线盘支架1圆周上设置有多个加强筋,加强筋正面设置有磁条限位槽5,磁条限位槽5背面设置有限位筋6,磁条3为U型结构,磁条3从线盘支架正面放进磁条限位槽5内;线圈2直接绕设在云母片4上,云母片4与线盘支架1粘接设置,将磁条限位在磁条限位槽与云母片之间,省去了涂胶工艺。
本实用新型中线圈直接绕设在云母片上,这样可以对线盘支架的结构任意设置,只要有个平面能够粘接设置云母片即可,进而降低了线盘的生产工艺,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与现有密绕线盘相比,本实用新型无需涂大量的环氧树脂胶来固定线圈,线圈与云母片的固定无需通过隧道炉加热,磁条从正面安装,与云母片线圈一起固定在支架上,减少了磁条涂胶工艺,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线盘整体厚度能比现有密绕线盘更薄,线圈底部的云母片能起到提高线圈加热功率、隔绝线圈与磁条的接触等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信多达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信多达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03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一个USB接口实现充电输入及输出的照明装置
- 下一篇:线圈盘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