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漂浮式可折叠生物膜载体固定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9912.0 | 申请日: | 2013-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8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周丽;惠峰;赵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美尚生态景观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C02F3/10;C02F3/3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35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漂浮 可折叠 生物膜 载体 固定 框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漂浮式可折叠生物膜载体固定框架,属于生物膜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物膜法是与活性污泥法并列的一类应用广泛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具有水量、水质、水温变动适应性强,处理效果好,污泥量小(约为活性污泥法的3/4)的优点,并具良好硝化功能。生物膜法的应用离不开其附着的固体介质即滤料或载体,而生物膜载体填料的使用需要构筑大型池体,以防止载体填料的在水处理的过程中随水流的流失,或需要绑缚在搭建的固定的框架上来实现固定。
现有生物膜载体固定方式需提前搭建固定框架或池体用于固定生物膜载体填料。在水量大且水位变化明显的污染水体的原位污水处理中,这种固定方式就无法适用了,制约了生物膜法在污染水体原位处理中的应用。现有污染水体的原位处理多采用投加化学药剂、微生物菌剂、酶剂,人工浮岛,构筑人工湿地等方法,其中投加药剂法会向水体中引入大量化学药剂,不适宜污染水体的长期的治理、水体中动植物及微生物的生长和水体生态系统的恢复。人工湿地法则需要构建人工湿地,工程量大且占地面广。微生物菌剂和酶剂法,由于处理水体的流动和自身沉降,在应用中必须持续投加,才能维持较稳定的处理效果。人工浮岛技术由于其漂浮于水面之上,因此在较深水体的水质处理中略显不足。
因此,迫切需要构建一种简单且适宜于水位变化明显的污染水体原位处理的生物膜载体新型固定方式,以弥补现有生物膜法在污染水体原位处理技术上的不足,且完善污染水体原位综合处理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漂浮式可折叠生物膜载体固定框架,使用范围广泛,处理效果好。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漂浮式可折叠生物膜载体固定框架包括上框架和下框架,其特征是: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连接生物膜载体,所述上框架中心设有上中心螺栓,上中心螺栓沿圆周方向转动连接多个上骨架板,多个上骨架板以上中心螺栓为圆心均匀对称分布。多个上骨架板上连接若干个漂浮部件。所述下框架中心设有下中心螺栓,下中心螺栓沿圆周方向转动连接多个下骨架板,多个下骨架板以下中心螺栓为圆心均匀对称分布,多个下骨架板下端通过连接绳连接若干个沉底部件。
进一步的,生物膜载体在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均匀对称分布。
进一步的,漂浮部件为浮子或泡沫板。
进一步的,沉底部件为沙袋或锚。
进一步的,上中心螺栓和下中心螺栓为耐腐蚀螺栓。
进一步的,多个上骨架板外端通过上连接线连接成一体。
进一步的,多个下骨架板外端通过下连接线连接成一体。
进一步的,若干个漂浮部件以上中心螺栓为圆心均匀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能够用于水量大且水位变化明显的污染水体,使用范围广泛,处理效果好;上框架和下框架能够折叠,方便安装和运输,维护方便;不需要搭接复杂的固定框架,成本较低;能够随水流摆动,因此衰老的生物膜很容易在水流的带动下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上框架、2-下框架、3-生物膜载体、4-上中心螺栓、5-上骨架板、6-上连接线、7-漂浮部件、8-下骨架板、9-下连接线、10-沉底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上框架1和下框架2,上框架1和下框架2之间连接生物膜载体3,生物膜载体3在上框架1和下框架2之间均匀对称分布。所述上框架1中心设有上中心螺栓4,上中心螺栓4沿圆周方向转动连接多个上骨架板5,多个上骨架板5以上中心螺栓4为圆心均匀对称分布。多个上骨架板5上连接若干个漂浮部件7,若干个漂浮部件7以上中心螺栓4为圆心均匀对称分布。所述多个上骨架板5外端通过上连接线6连接成一体,上连接线6与上中心螺栓4共同维持多个上骨架板5的形状,防止多个上骨架板5散开。
所述下框架2中心设有下中心螺栓,下中心螺栓沿圆周方向转动连接多个下骨架板8,多个下骨架板8以下中心螺栓为圆心均匀对称分布。多个下骨架板8下端通过连接绳连接若干个沉底部件10。所述多个下骨架板8外端通过下连接线9连接成一体,下连接线9与下中心螺栓共同维持多个下骨架板8的形状,防止多个下骨架板8散开。
所述上框架1和下框架2采用竹片或塑料管制作,具有耐腐蚀性,价格低廉。
所述生物膜载体3采用软性纤维生物膜载体材料制作。
所述漂浮部件7为浮子或泡沫板,漂浮部件7能够使得上框架1漂浮在水面上不沉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美尚生态景观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美尚生态景观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99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