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氟素塑料光纤数据传输媒体转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9794.3 | 申请日: | 2013-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1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郑良桃;朱俊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申之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25 | 分类号: | H04B10/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吕晓蕾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光纤 数据传输 媒体 转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络用户的接入设备,特别涉及塑料光纤光接口转双绞线电接口的转换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媒体转换器(Media converter)又叫收发器,是一种把以太网信号转换为光信号进行远距离传输的一种装置,主要完成物理层的功能。一般的CAT-5类线,由于传输衰减和干扰,最多只可传输100米,而在很多的应用领域需要传输更远的距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传输距离的氟素塑料光纤数据传输媒体转换器。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氟素塑料光纤数据传输媒体转换器,包括氟素塑料光纤模块、光接口、媒体介质控制芯片、变压器、存储器、晶振、电源、复位电路,氟素塑料光纤模块的端口与媒体介质控制芯片的端口连接,氟素塑料光纤模块上设置的光接口与氟素塑料光纤连接;媒体介质控制芯片的端口与变压器的端口连接,变压器的端口与以太网口的端口连接;存储器的端口与媒体介质控制芯片的存储端口连接,晶振的端口、电源的端口、复位电路的端口分别与媒体介质控制芯片的对应端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氟素塑料光纤模块为单纤双向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氟素塑料光纤模块的工作波长为850nm和1310nm。
进一步地,所述氟素塑料光纤模块局端使用发射850nm、接收1310nm的波长,远端使用发射1310nm、接收850nm的波长。
进一步地,还包括指示灯,指示灯与媒体介质控制芯片的显示端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光接口为SC光纤光接口。
本实用新型使用氟素塑料光纤作为新型的数据传输介质,与传统的塑料光纤相比,只需要一根光纤进行传输,节约了资源,可以传输更高的速率,最大可以传输10Gbps的速率,可以传输更远的距离,在100M传输速率下可以传输500米;和传统的石英光纤相比,具有柔软不易折断,可以折返弯曲,方便了工程实施,而且比较安全,具有可回收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氟素塑料光纤数据传输媒体转换器,包括氟素塑料光纤模块9、光接口、媒体介质控制芯片3、变压器4、存储器5、晶振6、电源2、复位电路7,氟素塑料光纤模块9的端口与媒体介质控制芯片3的端口连接,氟素塑料光纤模块9上设置的光接口与氟素塑料光纤10连接;媒体介质控制芯片3的端口与变压器4的端口连接,变压器4的端口与以太网口的端口连接;存储器5的端口与媒体介质控制芯片3的存储端口连接,晶振6的端口、电源2的端口、复位电路7的端口分别与媒体介质控制芯片3的对应端口连接。
所述氟素塑料光纤模块9为单纤双向模块,接入光纤为氟素塑料光纤。所述氟素塑料光纤模块9的工作波长为850nm和1310nm。所述氟素塑料光纤模块9局端使用发射850nm、接收1310nm的波长,远端使用发射1310nm、接收850nm的波长。
指示灯8与媒体介质控制芯片3的显示端口连接。用于显示相应的数据。
所述光接口为SC光纤光接口。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氟素塑料光纤10,不同于PMMA的塑料光纤,采用的工作波长为850nm和1310nm,采用单纤的传输方式。
本实用新型使用外置电源,把输入220V的市电电压转换为输出电压为5V的直流电压,提供塑料光纤模块和内部转化电路稳定的电源,可使得整个设备能从市电取电。本实用新型支持IEEE802.3标准规范。
本实用新型把塑料光纤接口的1310nm和850nm的光信号,通过光口PHY、MII(媒体独立相关)接口、2口交换功能模块,再通过变压器进行100BASE-FX和100BASE-TX的相互转换。在交换功能处理的同时,可以进行存储转发模式和直通模式的选择,并可以支持1600字节的大包传输。
本实用新型支持LFP(关联互控)功能,就是当某一光口或者电口任一方有故障时,DSP(处理器)就关断数据传输的所有功能,避免了重复发送数据而导致的数据堵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申之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申之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97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业视讯统一调度平台
- 下一篇:超高频陡前沿陡后沿方波信号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