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复合金属线材及棒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9703.6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5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杨新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新立 |
主分类号: | C21C7/04 | 分类号: | C21C7/04;C21C7/06;C21C7/0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复合 金属线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冶炼、铸造和导线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复合金属线材及棒材。
背景技术
目前,在炼钢和铸造行业为了达到进一步的脱氧脱硫和满足炉外精炼需要,一般采用包芯线进行处理,现有技术生产的包芯线存在有效成分不均、收得率低、存放条件苛刻和容易产生钢液喷溅等缺陷。
而在导线应用方面,目前主要采用钎焊、焊合和爆炸焊接等方式生产复合金属导体。但是,生产成本相对较高,造成消费者使用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材质均匀,表层金属厚度可调空间大,多种金属结合紧密等特点的新型复合金属线材及棒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复合金属线材及棒材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复合金属线材及棒材,包括本体,本体内部为单一金属或合金。
进一步,所述的合金为两种或者多种金属经过固态、液态相结合或固态相结合所得。
进一步,所述的本体直径为6-14cm,长度为100-10000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产品与目前现有技术的类似产品相比材质均匀,方便操作和使用;2、表层金属厚度最高可达2mm;3、与现有同类产品相比各种元素成分占比可控,质量监控可控;4、与现有同类产品相比,在有效提高收得率,避免钢液喷溅;提高了良好的信号传输,保持导电功能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线材及棒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复合金属线材及棒材,包括本体3,本体3内为金属1,金属1为单一金属或合金,合金为两种或者多种金属经过固态、液态相结合或固态相结合所得,金属2为单一金属或合金,新型复合金属线材及棒材的本体3直径为6-14cm,长度为100-100000cm。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新立,未经杨新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97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再生铝熔炼精炼剂加料装置
- 下一篇:分体过渡盘式转炉旋转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