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涡轮增压式机动车用空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9480.3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0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雄;林义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科冠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024 | 分类号: | F02M35/02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创益专利事务所 44249 | 代理人: | 李卫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轮 增压 机动车 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机动车用的空滤器。
背景技术
机动车用的空滤器,主要是过滤及净化空气中灰尘,以防止灰尘进入发动机内,从而达到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但现有的空滤器,其进风量是固化不可调的,以致不能根据发动机实际工况来调节进风,也就不能很好的控制空燃比,影响发动机的效率。
本申请人秉持着研究创新、精益求精之精神,利用其专业眼光和专业知识,研究出一种新型、实用的涡轮增压式机动车用空滤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科学合理,能随着机动车发动机转速的大小自动调节进风量,有效控制空燃比的涡轮增压式机动车用空滤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涡轮增压式机动车用空滤器,包括有相互组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组成的腔体内设置有滤芯,滤芯通过滤芯支架固定在相应壳体上,在滤芯的相应端口处安装有进气管,进气管的进风口处设有风叶,风叶外侧有护罩及过滤网保护,过滤网罩设护罩并通过可拆装结构连接到相应壳体上;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上设有输出导管。
上述方案中,所述进气管的进风方向与输出导管的输风方向相垂直。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滤芯、滤芯支架、进气管、风叶、护罩及过滤网为同一轴线安装关系。
本实用新型利用风叶在风速的作用下开始转动,发动机的转速高时风叶转动越快,反之风叶转动越慢,由此保证发动机的进风量,达到实时自动调节进风量,有效的控制空燃比,推进汽油在缸体内的燃烧,适当的提高发动机的功率,相对于同排量的发动机功率可提高约8%以上。
本实用新型再一优点是结构简单,科学合理,投资成本低,使用及维护方便,外置的过滤网能拦截空气中的大部分杂质,并可以很容易的拆卸清洗,进而延长滤芯清洗、更换的周期,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图1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4为图1实施例的风叶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图1实施例的进气管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图5实施例的进气管A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涡轮增压式机动车用空滤器,包括有相互对接组合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对合成扁方块状,体形小巧。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组成的腔体内设置有滤芯3,滤芯3通过滤芯支架4固定在相应壳体上,图中,滤芯3通过滤芯支架4固定在第二壳体2上。在滤芯3的相应端口处安装有进气管5,进气管5通过螺钉固定在滤芯支架4上,进气管5的进风口处设有风叶6,风叶6安装在进气管5的进风口处之心轴上,风叶6外侧有护罩7及过滤网8保护,护罩7通过卡扣方式扣接进气管5相应端部的边缘,而过滤网8罩设护罩7并通过可拆装结构连接到相应壳体上,护罩7给予增强结构性,罩住风叶6,而过滤网8给予拦截空气中的大部分杂质,保护风叶6,使风叶6正常使用,同时起到第一级空气过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滤芯3、滤芯支架4、进气管5、风叶6、护罩7及过滤网8为同一轴线安装关系,结构简单,科学合理,投资成本低,使用及维护方便,外置的过滤网8能拦截空气中的大部分杂质,并可以很容易的拆卸清洗,进而延长滤芯清洗、更换的周期,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述第一壳体1或第二壳体2上设有输出导管9,输出导管9的输风方向与进气管5的进风方向相垂直,该结构使进入滤芯3的空气良好扩散,可提升空气过滤效果,且方便安装使用,体积小。
机动车在工作时,发动机气缸内的大气压与缸外大气压形成一个很大的差值,空气会从进气管5进入后从输出导管9输出,送给发动机;这时,风叶6在风速的作用下开始转动,发动机的转速高时风叶6转动越快,反之风叶转动越慢,由此保证发动机的进气量,达到实时自动调节进风量,有效的控制空燃比,推进汽油在缸体内的燃烧,适当的提高发动机的功率,相对于同排量的发动机功率可提高约8%以上。
当然,以上结合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说明,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科冠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科冠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94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暗骨架节能砌块墙体
- 下一篇:一种木结构抗震用耗能扒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