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谐振式地沟油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9140.0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9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黎洪松;陈颖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00 | 分类号: | G01N27/0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陈跃琳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谐振 地沟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谐振式地沟油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很多无良的商家把地沟油用在餐饮服务行业上,这极大地威胁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然而,目前的地沟油检测方法多采用化学分析法、电导率法、荧光法等方法检测,主要是对油的酸价、过氧化值、水分、胆固醇、电导率、光色谱等参数进行检测。这些检测方法存在成本高,检测周期长,化学试剂对环境污染大等缺点,且不能对地沟油进行有效的检测,只是局限于一般性的管理。因此,若能研制一种具有结构简单、检测迅速、性能稳定、灵敏度高、低成本的地沟油检测系统,将会有效地帮助监督部门检测地沟油,震慑不法分子,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能够对各类油进行快速、无污染检测的谐振式地沟油检测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谐振式地沟油检测系统,包括晶体传感器、振荡检测电路和频率采集显示电路。晶体传感器主要由探头盒、石英晶体片和2个银电极组成。2个银电极分别贴附在石英晶体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三者合为薄片状的探头。探头盒是由聚乙烯泡沫塑料制成的方形体,该方形体的中部开设有一个纵向延伸贯通的柱状空腔,探头安装在该柱状空腔内。振荡检测电路主要由电源、1个三级管、4个电容、6个电阻和1个指示灯组成。晶体传感器的1个银电极连接在三级管的基极上,另1个银电极则经由第四电容连接到三级管的集电极。第一电阻和第四电阻的一端相互连接到电源正极,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的基极,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电阻与指示灯相互串联后接于电源正极与电源负极之间。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相互并联后接于电源正极与电源负极之间。三极管的基极经第三电阻与电源负极相连。三极管的发射极经相互并联的第六电阻和第五电容后与电源负极相连。第三电容和第五电阻的一端相互连接后与频率采集显示电路的输入端相连,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相连。
上述方案中,所述石英晶体片为AT切型石英晶体。
上述方案中,所述石英晶体片及银电极所形成的探头处于探头盒的柱状空腔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由于石英谐振器振荡幅度微弱且油的阻尼比较大,因此只有当石英晶体一面与油微接触时才能对油的质量进行有效地检测;且AT石英晶体谐振器具有热过冲现象,而泡沫在油液体中具有很大的浮力和保温效果,此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将石英晶体片至于泡沫中时,既能使石英晶体谐振器浮于油液面保证只有一面与油液面有效的接触,又能防止晶片温度发生突变而产生热过冲和石英晶体上两个电极引脚短接;使其具有很好的起振特性。谐振器件共振频率的大小与器件表面吸附的被测物质量相对应,在不同被测油样品中,由于它们的密度不一样,因此吸附在器件表面的质量大小不同,此时产生共振频率的大小也不同,可用频率的迁移反应被测物是否是地沟油,依此可对不同油样品进行检测评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了谐振器件共振频率的大小与器件表面吸附的被测物质量相对应的关系设计了一个地沟油检测系统,此检测系统操作简单,成本低,不需要对油样品进行预处理,可通过物理方法即读取频率值判断该样品是否是地沟油,能有效地为人们日常安全用油提供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谐振式地沟油检测系统电路原理图;
图2为晶体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探头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中标号:1、探头;1-1、银电极;1-2、石英晶体片;2、探头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谐振式地沟油检测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晶体传感器、振荡检测电路和频率采集显示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91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