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麻将、发牌二合一机滑轮接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8548.6 | 申请日: | 201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0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文强 |
主分类号: | A63F9/20 | 分类号: | A63F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4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麻将 发牌 二合一 滑轮 接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线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发牌机、麻将机二合一机中旋转接线的滑轮接线结构。
背景技术
扑克牌、麻将作为生活中一种普遍的娱乐游戏,其洗牌和发牌基本上通过手工完成,这样容易发生作弊行为,对玩家不公平,而且人工洗牌发牌的效率比较低,于是市场上出现了专门用于扑克牌、麻将的全自动发牌机和麻将机。
但现有的发牌机和麻将机都是独立的,分别只能进行扑克牌和麻将游戏,功能比较单一,在诸如棋牌室等娱乐场所有限的情况下,占用了有限的空间,同时成本较高,因此市场急需一种麻将、发牌二合一机。
而麻将机操作盘结构是上下运动,而发牌机是转动及上下运动,二者运动状态不同,存在电路连接接线的问题,在设计麻将、发牌二合一机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是:在进行扑克牌游戏中,在旋转发牌时,发牌系统连接的电线会发生绞线,这不仅会使发牌系统不能正常发牌,还会使接线脱落不能发牌;为此人们提出了一种无线接线技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号,但是无线技术常会受到诸如环境噪音、机器本身静电、手机信号、电磁信号等信号的干扰,极易导致控制器出现故障,使发牌机不能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麻将、发牌二合一机滑轮接线结构,通过滑轮接线结构实现发牌系统旋转接线,避免了绞线情况的发生,实现了发牌机、麻将机的真正二合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麻将、发牌二合一机滑轮接线结构,结构上包括导电层、动触头、静触头、绝缘层、轴套、固定架、外壳,外壳顶端注塑有固定架,固定架固定于麻将机上的固定板上,外壳内有走线套,走线套外设置有轴套,外壳内还设置有上下限位板,限位板间依次固定有绝缘层、导电层。
所述的导电层,采用导电材质制成,其上表面设置有动触头,下表面固定有静触头,动触头沿表面中心做圆周运动,静触头固定不动。
所述的绝缘层,设置于相邻导电层间,防止短路。
本实用新型通过轴套及动、静触头等设计,解决了麻将、发牌二合一机中的接线问题,发牌系统连接的电线连接至动触头,再配合轴套或滑轮设计实现动触头沿导电层旋转导电,不会发生绞线的问题,从而彻底解决麻将机、发牌机二合一技术中的接线关键问题,同时由于实现了旋转滑动接线,接线不会受其他信号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电层与绝缘层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1-外壳,2-轴套,3-导电层,4-绝缘层,5-上限位板,6-下限位板,7-固定架,31-动触头,32-静触头,61-走线孔,71-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说明
如图1所述实施例,一种麻将、发牌二合一机滑轮接线结构,结构上包括导电层、动触头、静触头、绝缘层、轴套、固定架、外壳,外壳顶端注塑有固定架,固定架固定于麻将机上的固定板上,外壳内有走线套,走线套外设置有轴套,外壳内还设置有上、下限位板,限位板间依次固定有绝缘层、导电层。
所述的导电层,采用导电材质制成,其上表面设置有动触头,下表面固定有静触头,动触头沿表面中心做圆周运动,静触头固定不动。
所述的绝缘层,设置于相邻导电层间,防止短路。
进一步地,所述下限位板上设置有穿线孔。
本实用新型通过轴套及动、静触头等设计,解决了麻将、发牌二合一机中的接线问题,发牌系统连接的电线连接至动触头,再配合轴套或滑轮设计实现动触头沿导电层旋转导电,不会发生绞线的问题,从而彻底解决麻将机、发牌机二合一技术中的接线关键问题,同时由于实现了旋转滑动接线,接线不会受其他信号的干扰。
本实用新型接线采用上、下分层的结构,也可采用采用同一平面分层接线的结构,见图2,层与层之间设置有绝缘层,上触头为动触头,下触头为静触头。
本实用新型通过分层接线、滑套、动静触头等的设计,完全解决了麻将、发牌二合一机中的接线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文强,未经周文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85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于散热的消声器前罩
- 下一篇:多功能柴油机尾气余热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