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麻将、发牌二合一机发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8499.6 | 申请日: | 201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0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文强 |
主分类号: | A63F9/20 | 分类号: | A63F9/20;A63F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4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麻将 发牌 二合一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娱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发牌机、麻将机二合一机中的扑克牌发牌系统。
背景技术
扑克牌、麻将作为生活中一种普遍的娱乐游戏,其洗牌和发牌基本上通过手工完成,这样容易发生作弊行为,对玩家不公平,而且人工洗牌发牌的效率比较低,于是市场上出现了专门用于扑克牌、麻将的全自动发牌机和麻将机。
但现有的发牌机和麻将机都是独立的,分别只能进行扑克牌和麻将游戏,功能比较单一,在诸如棋牌室等娱乐场所有限的情况下,占用了有限的空间,同时成本较高,因此市场急需一种麻将、发牌二合一机。
在设计麻将、发牌二合一机过程中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是:扑克牌游戏中发牌时学会发生发牌张数不同,会发生一次发送多张牌的问题,使游戏无法进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麻将、发牌二合一机发牌系统,通过结构改进对每次发牌张数进行限制,有效的防止多发牌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麻将、发牌二合一机发牌系统,主要结构包括圆盘、发牌盒、基架、电机、旋转轴、限位轴、控制器,发牌盒、基架固定于圆盘内,旋转轴、限位轴、电机、发牌盒固定于基架上,限位轴位于旋转轴正上方,控制器控制连接电机。
所述的旋转轴,共有三个,分别为旋转轴一、旋转轴二、旋转轴三,旋转轴二、旋转轴三上对应设置有限位轴。
所述旋转轴三、旋转轴二、旋转轴一,三者轴垂直方向间距依次降低3mm,旋转轴三、旋转轴二的旋转速度分别是旋转轴一的3倍和2倍。
所述的旋转轴三及其上对应的限位轴中部分别设置有摩擦环,以便于发牌,所述的旋转轴一的中部设置有凸棱套,优选地凸棱套上有凸棱,以便于发牌,所述的旋转轴二上对应的限位轴中部设置有卡位板,卡位板一侧于出牌方向有一斜面,优选地斜面水平倾斜角度为40~45度,卡位板下端与旋转轴二上边缘高度重叠0.5mm。
所述的旋转轴一,可正、反两个方向旋转,具有倒转功能,倒转时间优选为10微秒,当牌位于位于旋转二、旋转轴三间时,记牌器感应到牌数大于一时会将信号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与旋转轴一相连的电机反转,同时实现通过电路控制对发牌进行卡位控制。
所述的电机,共有四个,其中三个电机的输出轴分别对应连接的旋转轴,电机四的输出轴上连接发牌盒一侧的转动轴。
所述的控制器,其连接并控制电机工作,控制发牌系统进行发牌动作。
所述的发牌盒,由上盖和下盖构成,下盖固定于圆盘及基架上,上盖和下盖一侧通过转动轴连接,下盖两侧中部设置有滑动槽,滑动槽口设置有挡块一,滑动槽内设置有推块,推块为L型,下端对应设置有挡块二。
所述的转动思上于发牌盒、基架间设置有推杆,电机四工作带动转动轴转动,带动推杆上升,推杆上升至下盖上的挡块位时继续上升,形成一开口空间,用来放置扑克牌。
所述的基架上出牌口处设置有记牌器,记录每次发牌的张数,以保证整体发牌的统一,同时控制器随机控制每家每轮发牌的张数。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阻止多发牌、少发牌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旋转轴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位板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发牌盒一实施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架,2-旋转轴三,3-旋转轴二,4-旋转轴一,5-支撑杆,6-发牌盒,7-转动轴,10-基架,20-限位轴,21-摩擦环,30-限位轴,31-卡位板,41-凸棱套,61-上盖,62-下盖,63-推块,70-推杆,100-记牌器,310-斜面,620-挡块一,621-轴孔,622-滑动槽,630-挡块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说明
如图1~图5所述实施例,麻将、发牌二合一机发牌系统,主要结构包括圆盘、发牌盒、基架、电机、旋转轴、限位轴、控制器,发牌盒、基架固定于圆盘内,旋转轴、限位轴、电机、发牌盒固定于基架上,限位轴位于旋转轴正上方,控制器控制连接电机。
所述的旋转轴,共有三个,分别为旋转轴一、旋转轴二、旋转轴三,旋转轴二、旋转轴三上对应设置有限位轴。
所述旋转轴三、旋转轴二、旋转轴一,三者轴垂直方向间距d依次降低3mm,旋转轴三、旋转轴二的旋转速度分别是旋转轴一的3倍和2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文强,未经周文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84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结构抗风柱顶连接节点
- 下一篇:一种线路板固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