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雾天防追尾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8385.1 | 申请日: | 2013-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6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志;赵邯郸;刘义;胡广洲;李浩茹;于广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石油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Q9/00 | 分类号: | B60Q9/00;B60Q5/00;G01S15/0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01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雾天防 追尾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雾天防追尾电子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利用超声波的发射和接收在雾天给驾驶员提供车距的装置。
背景技术:
雾天能见度下降,影响驾驶员的观察和判断,比较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目前在大雾天气能见度极低的情况下,解决办法就是打开车上的“双闪灯、远光灯”。但雾天的晚上或者雾气特别大的时候打开“远光灯”的话会因远光灯的大面积照射造成散射,开启远光灯会在驾驶人眼前造成散射光团、一片雪白,反而看不清前方。即使驾驶员在雾天行车时已非常小心,但仍然容易造成车辆剐蹭、追尾等交通事故。依这些情况看,缺少一种能够帮助驾驶员有效控制车距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雾天防追尾电子装置。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汽车雾天防追尾电子装置,其组成包括:安装在汽车前车窗或者后车窗上的雷达测距装置,所述的雷达测距装置包括超声波发射装置、超声波检测接收装置和调节装置,所述的超声波发射装置连接所述的调节装置;所述的超声波发射装置和超声波检测接收装置内部都包括两个压电晶片和一个共振板。
所述的汽车雾天防追尾电子装置,所述的雷达测距装置连接汽车的操控终端,所述的操控终端内安装带单片机的主板,所述的单片机的电源连接开关和充电器,与所述的单片机连接的音频输出装置还连接数模转换电路、电源控制器、按键控制装置和显示屏。
所述的汽车雾天防追尾电子装置,所述的操控终端还包括指示灯和与报警喇叭连接的操作按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有利于帮助驾驶员在雾中行车时与前车保持足够的安全车距,不至于跟得太紧,万一前方出现问题,可为自己留有足够的应急距离和反应时间。或者显示屏和报警指示灯提醒驾驶员后车与自己离得太近,驾驶员可以轻点几下刹车,让刹车灯亮起,提醒后车应注意保持适当的车距。
.安装在汽车前车窗或者后车窗上的雷达测距装置,通过超声波接收到信号后传给调节装置,及时调节车速保证一定距离。当两极外加脉冲信号的频率等于压电晶片的固有振荡频时,压电晶片将会发生共振,并带动共振板振动产生超声波。反之,如果两电极间未外加电压,当共振板接收到超声波本时,将压迫压电晶片作振动,将机械能转换为电信号,就成为超声波接收器。
本实用新型的根据不同的情况依靠所设计的电路参数和程序,使得测距范围为在0.2~15m之间,测距最大误差不超过1cm。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雷达测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操控终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操控终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雷达测距装置的超声波发送电路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雷达测距装置的超声波接收电路图。
附图6是计算公式和距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汽车雾天防追尾电子装置,其组成包括:安装在汽车前车窗或者后车窗上的雷达测距装置1,所述的雷达测距装置包括超声波发射装置2、超声波检测接收装置3和调节装置4,所述的超声波发射装置连接所述的调节装置;所述的超声波发射装置和超声波检测接收装置内部都包括两个压电晶片5和一个共振板6。
压电晶片采用镀膜晶片,适用于空气介质中测距、物位检测的电声转换器件。调节装置采用了多层阻抗匹配、压电元件频率误差小,具有良好的时间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无退极化现象,通带特性好,芯片与声传输器件统一计算基波谐振频率。极佳的背衬材料,具有良好的振动特性,有较好的频带宽度,发射和接收灵敏度高,以及较小的测试持续时间,获得了最大的等效机电耦合系数。
实施例2:
实施例1所述的汽车雾天防追尾电子装置,所述的雷达测距装置连接汽车的操控终端7,所述的操控终端连接带单片机8的主板9,所述的单片机还连接数模转换电路10、电源控制器11、音频输出装置12、按键控制装置13和显示屏14。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石油学院,未经哈尔滨石油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83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车混合动力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立式混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