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地手动收谷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8378.1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8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黄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少平 |
主分类号: | B65G65/16 | 分类号: | B65G65/16;B65G6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地 手动 收谷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工具,尤其是一种用于平地谷粒收集的手动式收谷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谷粒通常须要被晒干才能进行储藏,否则容易发霉变质。在农村里所收割的谷粒一般会放在平地上进行曝晒,然而大量谷粒是容易撒开却不容易收集,有时遇变天天气农户可能会遇到不能及时收谷而受损失的情形。因此,农户们迫切需求一种可以用于平地谷粒收集机器来提高日常谷粒收集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 提供一种用于平地谷粒收集的手动收谷机。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地手动收谷机,它包括一带底轮的车体,底轮安装在一轮轴上, 轮轴安装在车体上, 车体的后部设有一推车把手,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
安装在车体前端底部位置上的一谷粒平地铲、安装在车体前端内部位置上的第一转轴、安装在车体前端上部的第二转轴、安装在第二转轴上的谷粒收集转耙、安装在底轮轮轴上的转耙驱动轮和反转传送驱动轮、安装在反转传送驱动轮和第一转轴上的谷粒传送带、安装在转耙驱动轮和第二转轴上的驱动带,所述第一转轴上的谷粒传送带紧贴谷粒平地铲后部安装,所述谷粒收集转耙由转管、转板和通过弹簧衔接于转板末端上的活动转耙片构成,谷粒收集转耙的转板皆安装于转管上,谷粒收集转耙的转管安装于第二转轴上,所述活动转耙片由软质橡胶制作而成;
所述车体后部设有一谷粒收集室, 车体谷粒收集室上设有一出料门,车体后端底部还设有一折叠式车支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人体将车体前部贴地向前推进时,底轮轮轴可以同时驱动谷粒传送带和谷粒收集转耙工作,谷粒收集转耙上的活动转耙片可以在弹簧的作用下将谷粒从地上或谷粒平地铲上刮入到谷粒传送带上,谷粒传送带能在反转传送驱动轮反向驱动作用下持续地将谷粒传送至车体后部的谷粒收集室内存储;当谷粒收集室内所收集的谷粒达到一定数量时,人可以通过折叠式车支脚撑高车体,利于谷粒收集室从出料门排出谷粒;其无须供电便可以收集谷粒,具有节能环保、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 车体,2. 底轮,3. 轮轴,4. 推车把手,5. 谷粒平地铲,6. 反转传送驱动轮,7. 转耙驱动轮,8. 谷粒传送带,9. 驱动带,10. 转板,11.活动转耙片,12. 折叠式车支脚,13. 出料门。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可知,一种平地手动收谷机,它包括一带底轮2的车体1,底轮2安装在一轮轴3上, 轮轴3安装在车体1上, 车体1的后部设有一推车把手4;安装在车体1前端底部位置上的一谷粒平地铲5、安装在车体1前端内部位置上的第一转轴、安装在车体1前端上部的第二转轴、安装在第二转轴上的谷粒收集转耙、固定安装在底轮2轮轴3上的转耙驱动轮7和反转传送驱动轮6、安装在反转传送驱动轮6和第一转轴上的谷粒传送带8、安装在转耙驱动轮7和第二转轴上的驱动带9,所述第一转轴上的谷粒传送带8紧贴谷粒平地铲5后部安装,所述谷粒收集转耙由转管、转板10和通过弹簧衔接于转板10末端上的活动转耙片11构成,谷粒收集转耙的转板10皆安装于转管上,谷粒收集转耙的转管安装于第二转轴上,所述活动转耙片11由软质橡胶制作而成;所述车体1后部设有一谷粒收集室,车体1谷粒收集室上设有一出料门13,车体1后端底部还设有一折叠式车支脚12。
当人体将车体1前部贴地向前推进时,底轮2轮轴3可以同时驱动谷粒传送带8和谷粒收集转耙工作,谷粒收集转耙上的活动转耙片11可以在弹簧的作用下将谷粒从地上或谷粒平地铲5上刮入到谷粒传送带8上,谷粒传送带8能在反转传送驱动轮6反向驱动作用下持续地将谷粒传送至车体1后部的谷粒收集室内存储;当谷粒收集室内所收集的谷粒达到一定数量时,人可以通过折叠式车支脚12撑高车体1,利于谷粒收集室从出料门13排出谷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少平,未经黄少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83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