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乳化液气雾的净化滤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7627.5 | 申请日: | 2013-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2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吴飞涯;余盛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元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10 | 分类号: | B01D46/1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唐迅 |
地址: | 315010 浙江省宁波市雅***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化 液气雾 净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芯,特别是一种乳化液气雾的净化滤芯。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金属切削液的使用会产生大量乳化液气雾。这些金属切削乳化液气雾的产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工人长期暴露在金属切削液乳化液气雾中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 、过敏性皮肤病和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并且可能造成遗传性影响。但是如果将含有乳化液气雾的空气排出车间,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控制车间乳化液气雾浓度,减少乳化液气雾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乳化液气雾处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静电净化,静电净化的原理是采用电晕放电的方法将空气电离,使空气中的乳化液粒子带上电荷,并通过电场使带电粒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放电极运动,放电后堆积从而回收,而排出的则是洁净空气;另一种是丝网除雾,丝网除雾的基本原理分为六个方面,分别是惯性碰撞、截流作用、布朗扩散、静电吸引、重力沉降和气体吸收作用,丝网除雾技术用以分离气体中夹带之雾粒,在含有大于5微米直径雾粒的气液分离中,效率可达98%以上。除雾丝网具有比表面积大、自由体积大、重量轻、压力降小、除雾效率高、使用方便、投资少、材料广、结构简单,并有改善操作条件等优点,所以被广泛采用。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除雾丝网的乳化液气雾过滤效果均比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过滤效果好的乳化液气雾的净化滤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乳化液气雾的净化滤芯,包括外框架,其特征是在外框架内固定有气液滤网,所述的气液滤网是直径0.5毫米~0.6毫米的不锈钢丝编织而成的滤网,所述滤网上分布有两种规格的网孔,并且相互间隔状分布,其中第一网孔呈长度L1为2.5毫米~4.5毫米、宽度W1为2毫米~4毫米的长方形状,第二网孔呈L2为4毫米~6毫米、宽度W2为2毫米~4毫米的长方形状,气液滤网通过外框架限位成型。
本实用新型得到的乳化液气雾的净化滤芯,气液滤网采用直径0.5~0.6毫米的不锈钢丝编织而成,所述滤网上分布有两种规格的网孔,并且相互间隔状分布,其中第一网孔呈长度L1为2.5毫米~4.5毫米、宽度W1为2毫米~4毫米的长方形状,第二网孔呈L2为4毫米~6毫米、宽度W2为2毫米~4毫米的长方形状,上述气液滤网对乳化液气雾的截流效果好,乳化液粒子容易粘附在气液滤网上,提高乳化液粒子相互之间发生惯性碰撞及静电吸引的可能性,从而提升过滤效果,同时气液滤网由不锈钢丝编织,使得其整体抗氧化能力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气液滤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气液滤芯1、外框架2、第一网孔3、第二网孔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乳化液气雾的净化滤芯,包括外框架2,在外框架2内固定有气液滤网1,所述滤网上分布有两种规格的网孔,并且相互间隔状分布,其中第一网孔3呈长度L1为2.5毫米、宽度W1为2毫米的长方形状,第二网孔4呈L2为4毫米、宽度W2为2毫米的长方形状,气液滤网1通过外框架2限位成型。
当然上述中不锈钢丝的直径也可以是0.55毫米或0.6毫米,气液滤网的网孔长度可以是3毫米或4.5毫米,其宽度可以是3毫米或4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元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元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76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参的栽培方法
- 下一篇:活塞式模型辅助插装孔填充焊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