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管与接头组件的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7181.6 | 申请日: | 2013-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6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席传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10 | 分类号: | F16L3/10;F16L3/2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李韬 |
地址: | 410007 湖南省长沙市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管 接头 组件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软管与接头组件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工程机械例如履带式起重机、挖掘机、推土机、桁架臂起重机等均具有软管与接头组件,软管与接头组件包括软管及与软管连接的接头,软管通常为液压软管。当工程机械作业完成后,通常需要将工程机械拆分成几部分,以方便将工程机械运输转移。
在现有技术中,将工程机械拆分时,通常采用捆扎的方式固定软管与接头组件。然而,捆扎方式不专业或随意捆扎,会影响美观。另外,若捆扎不牢固,捆扎的可靠性较差,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失效,会损坏软管与接头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管与接头组件的固定装置,其可使固定后的软管与接头组件布置更加美观,且可提高软管与接头组件固定的可靠性,有效保护软管与接头组件。
为达上述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软管与接头组件的固定装置,其包括固定架及阻脱元件,所述固定架的一侧设有用于固定软管与接头组件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具有封闭端以及与外界相通的开口端;所述阻脱元件安装在所述固定架设有固定槽的一侧,所述阻脱元件将所述固定槽的开口端封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槽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固定槽在所述固定架的一侧沿着所述固定架的高度方向上依次排开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多个固定槽中至少有两个固定槽的大小不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每一固定槽自所述开口端向下倾斜延伸至所述封闭端,且所述开口端所在的高度大于所述封闭端所在的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每一固定槽自所述开口端沿水平方向延伸至所述封闭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阻脱元件为长条状的挡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架包括固定架本体及自所述固定架本体延伸出的凸缘,所述阻脱元件为销轴,所述销轴穿过所述凸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装置还包括锁固件,所述阻脱元件通过所述锁固件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槽用于插设软管与接头组件的接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槽的宽度大于或等于软管与接头组件的接头的最小外径且小于软管与接头组件的接头的最大外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软管与接头组件的固定装置中,多个软管与接头组件可固定于对应的固定槽中,不但可提高软管与接头组件的固定效率,降低操作的随意性和劳动强度,还可使软管与接头组件固定过程更加规范和有序,有利于操作的标准化,使固定后的软管与接头组件布置更加美观。另外,由于阻脱元件将固定槽的开口端封闭,从而使软管与接头组件在运输或移动过程中不易窜动或从开口端滑出,提高软管与接头组件固定的可靠性,有效保护软管与接头组件。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软管与接头组件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的软管与接头组件的固定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1的软管与接头组件的固定装置沿方向A所观看到的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图2的软管与接头组件的固定装置沿线IV-IV的剖面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软管与接头组件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软管与接头组件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71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