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翅片冲床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6136.9 | 申请日: | 2013-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9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许志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遂昌力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3/02 | 分类号: | B21D5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33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翅片冲床,属于传热翅片加工设备制造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换热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传热翅片是各种型式的换热器的关键元件。翅片冲床是传热翅片的主要加工设备。目前翅片冲床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冲压式冲床,一种是滚压式冲床。其中冲压式冲床通常都是由安装于导柱上的上、下工作台上下运动,带动安装于式作台上的模具运动而形成对被加工薄片的冲压,实现翅片加工成型。由于工作台是通过通孔在导柱的制约下实现上下运动的,因此在的表面必须建立润滑系统。采用人工加油,不仅效率低,而且涂油不均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0620140896.4公开了一种翅片成型机,其内容为:“导柱沿轴向设置通油孔,导柱与上、下工作台接触处设置横向通孔”。由于翅片加工过程中要求有较高的精度,这就要求工作台与导柱间的高精度配合。然而,该技术方案中,通油孔的横向通孔与工作台相接,然而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导柱上处于工作台相对位置的横向通孔出油,就不得不扩大工作台与导柱的间隙,这就影响了翅片的加工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改进润滑油导入工作台与导柱内部的方式,提供了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新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翅片冲床,包括主机座、主轴、上工作台、下工作台、横梁、滑块,主轴两端定于主机座内壁,主机座上方通过导柱依次连接下工作台、上工作台及横梁,上、下工作台下方各连接连杆;上模固定于上工作台下方,下模固定于下工作台上方的滑块上,通过滑块与连杆连接,主轴套设三只凸轮,连杆通过门形方框与主轴上的两端的凸轮形成凸轮连杆机构,中间凸轮与连杆配合形成凸轮连杆机构,导柱沿轴向设置油道,上、下工作台两侧设通孔,上、下工作台通过通孔与导柱连接,其特征在于:导柱与横梁连接处设横向出油孔,该横向出油孔与设于导柱中轴的油道连接,横向出油孔出口处受横梁连接管孔遮挡。
所述的下工作台、上工作台的通孔内设衬套,衬套的上端相对面设进油口,下端设出油口,进油口与出油口相对面设立,中部设储油室。
所述的衬套的上端设有喇叭口。
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了润滑油导入工作台与导柱内部的方式,在工作台通孔与导柱接触的内部设置了储油池,使导柱与衬套之间得到充分的润滑油,从而保证了翅片的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图1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导柱内油道结构示意图;
图4、衬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由主机座、主轴、上工作台2、、下工作台1、横梁4等部件构成的一种翅片冲床,主轴两端定于主机座内壁,其上套设凸轮,连杆与主轴上的凸轮形成凸轮连杆机构,主轴中间凸轮与连杆配合形成凸轮连杆机构,主机座上方通过导柱3依次连接下工作台1、上工作台2及横梁4,上工作台2、下工作台1下方各连接连杆;上模固定于上工作台2下方,下模固定于下工作台1上方,导柱3沿轴向设置油道5,上工作台2、下工作台1两侧设通孔,上工作台2、下工作台1通过通孔与导柱3连接。
根据图3所示的形式,沿导柱3轴心处开设油道5,呈,其长度至与横梁4连接处止,并使T形的油道5上端与横梁4的通孔内壁相触,出油时可受横梁4的通孔内壁遮挡,使油不会外喷。
上工作台2、、下工作台1的通孔内均设衬套9,衬套9的上端内壁设进油口10,下端与进油口10的相对面的内壁设出油口7,进油口10与出油口7相对面设立,中部设储油室8。使润滑油从油道5的横向出油孔出油后,可沿导柱3下流,当润滑油与上工作台2处的衬套9接触时,可通过上进油口10进入设于衬套9中间的储油室8,并在储油室8内囤积,在整个导柱3面形成一层油脂层,对导柱3产生良好的润滑作用。多余的润滑油则可通过衬套9下部的出油口7向下流出,对下工作台1产生润滑作用。
衬套9的上端设有喇叭口6,以达到更好的集油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遂昌力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遂昌力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61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