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发光防滑条及楼梯踏面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5264.1 | 申请日: | 2013-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6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民;江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世纵横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1/17 | 分类号: | E04F11/17;F21V3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王震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防滑 楼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发光防滑条及楼梯踏面。
背景技术
现有的楼梯一般只有防滑设计,在黑暗状态下人们在楼梯上行走时仍容易跌倒,虽然有的楼梯在表面设有灯,但都是利用外部电源来照明,安装不方便,灯具和线路的自身成本以及铺设和维护的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发光防滑条,用于楼梯踏面可有效地照明和防滑,避免人摔倒,且结构简单,安装简单方便,成本低。
另一目的是提供具有所述自发光防滑条的楼梯踏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发光防滑条,包括底座和发光体,所述发光体嵌入在所述底座内或者所述发光体以模内成型的方式形成在所述底座内,所述底座和/或所述发光体的上表面形成为防滑表面。
可进一步采用以下一些技术方案:
所述底座的材料是铝合金、锌合金、不锈钢、铜、塑料、陶瓷或大理石。
所述发光体的材料是硫化锌或是利用稀土元素激活的碱土铝酸盐或硅酸盐。
所述底座为长条形状,所述发光体在所述长条形状区域内分布。
所述发光体在所述长条形状区域内形成至少一个垂直于长条形长度方向的箭头形状。
多个所述发光体分布在一个或多个所述底座上以形成多个具有间距的发光带。
所述发光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多个三角形的网格中,网格边缘突起或凹陷,所述多个三角形相互配合布满所述底座的用于分布所述发光体的区域。
所述发光体还形成表示指示性文字的图案。
一种楼梯踏面,具有所述的自发光防滑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在楼梯踏面安装此防滑条,能起到很好的防滑作用,同时,本防滑条可自发光,通过吸收环境光源进行蓄光,在外界光源突然关闭或黑夜中能长时间发光以引导行人明确楼梯台阶位置,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在黑暗情况或浓烟弥漫的情况下,看清楚楼梯台阶,避免上下楼梯滑到。相比传统的具有照明的防滑阶梯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简便,成本低。
优选地,网格化的防滑条起到良好的防滑作用,还能起到美化装饰楼梯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a-图1d为自发光防滑条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俯视图、侧视图和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及其应用。
请参阅图1a-图1d,在一些实施例里,自发光防滑条包括底座1和发光体2,发光体2嵌入在底座1内或者发光体2以模内成型的方式结合在底座1内,所述底座1和/或所述发光体2的上表面形成为防滑表面。在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防滑表面的含义,防滑表面具有但不限于任何一种特定的防滑设计,例如表面形状上的防滑设计和/或材料表面的防滑处理。
底座1的材料可以是铝合金、锌合金、不锈钢、铜等金属材料,或者是塑料、陶瓷、 大理石等非金属材料,发光体2可以是是硫化锌等荧光型自发光材料,或者是利用稀土元素激活的碱土铝酸盐、硅酸盐等。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里,底座1做成长条形状,所述发光体2在所述长条形状区域内分布,如图1a-图1d所示。将带有发光体的底座安装在楼梯踏面上,不但起到逃生指示作用,还有防滑功能。
所述发光体可在所述长条形状区域内形成至少一个垂直于长条形长度方向的箭头形状,用于指示。
所述发光体还形成表示指示性文字的图案。
底座也可以做成非长条形状。多个所述发光体分布在一个或多个所述底座上以形成多个具有间距的发光带。多个自发光防滑条相组合安装在楼梯踏面上,同样能起到良好的指示和防滑作用。
在一种实施例里,所述发光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多个三角形的网格中,网格边缘突起或凹陷,所述多个三角形相互配合布满所述底座的用于分布所述发光体的区域。
网格防滑设计可增强防滑效果并使发光体更为美观。
根据另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楼梯踏面,包括安装在楼梯本体上的所述自发光防滑条。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世纵横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世纵横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52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