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排污的恒温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4631.6 | 申请日: | 2013-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1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菁华昱创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20 | 分类号: | F16K1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排污 恒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恒温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排污的恒温阀。
背景技术
恒温阀是散热器系统中的感温部件。工作时由阀体组件中进水口进入热水,当环境中的温度过高或过低时,恒温手柄的感温元件自动伸长与缩短,来推动阀芯杆关闭阀口或调节阀口流量大小,从而控制环境中的温度。如果需要改变环境中的温度,可以转动恒温手柄,让刻度对准阀体连接件中的箭头,达到所想温度。
在调节温度的过程中,恒阀手柄不断推动阀芯的密封垫轴向运动来关闭阀门与调节阀门的流量大小,由于国内供水条件差,加上恒温散热器系统中的热水温度高,很容易产生水垢,也会存在一些杂质,现有技术中的恒温阀过流面积小,行程小,极容易产生堵塞现象。
现有技术中,在推杆没有受压缩情况下(自由高度),阀体的密封面与阀芯的密封垫1.8到2mm,阀芯组件从阀体中旋出的高度也只有2~3mm,由于国内的供水条件差,极容易产生水垢与杂质堵塞,由于现有结构间隙太小,在同样的压力下,水流量会更小,这样阀门不容易冲洗干净;由于间隙较小,杂质也容易卡在阀体与阀芯组件之间,这样恒温阀的功能就失效了。
有鉴于此,如何对现有技术中的恒温阀做出改进,从而提高其排污功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便于排污的恒温阀,该恒温阀的结构设计能够提高其自身的排污功能,便于清洗和排污,从而能够显著降低阀口堵塞现象的发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排污的恒温阀,包括阀体及安装于该阀体上的阀芯组件;所述阀芯组件包括阀芯本体、穿过该阀芯本体的推杆及固定于推杆末端的密封垫;所述阀体设有开口端,所述阀芯组件通过该开口端伸入阀体中,并所述密封垫与所述阀体的阀口密封面配合;
自由状态下所述密封垫与所述阀口密封面之间的距离范围为2mm~4mm。
优选地,自由状态下所述密封垫与所述阀口密封面之间的距离为3mm。
优选地,所述阀芯本体的圆周侧壁与所述阀体的开口端的内侧壁之间的螺纹配合的长度为4mm~6mm。
优选地,所述阀芯本体的圆周侧壁与所述阀体的开口端的内侧壁之间的螺纹配合的长度为5mm。
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发明所提供的恒温阀包括阀体及安装于该阀体上的阀芯组件;所述阀芯组件包括阀芯本体、穿过该阀芯本体的推杆及固定于推杆末端的密封垫;所述阀体设有开口端,所述阀芯组件通过该开口端伸入阀体中,并所述密封垫与所述阀体的阀口密封面配合;自由状态下所述密封垫与所述阀口密封面之间的距离范围为2mm~4mm。具体地,自由状态下所述密封垫与所述阀口密封面之间的距离为3mm。
在上述结构中,本实用新型把恒温阀的过流面积增大,行程加大,把原来行行程由原来1.8mm至2mm增加到3mm,这样可以提高阀口的最大流量,在堵塞时,可以有更大流量水来冲洗阀口,这样就避免堵塞的风险。此外,本实用新型也可以把阀芯组件升高功能,升高的行程达到4~6mm,具体地可以为5mm,这样阀口的流量大大增加,轻松解决了阀门水垢与杂质堵塞的问题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便于排污的恒温阀能够提高其自身的排污功能,便于清洗和排污,从而能够显著降低阀口堵塞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自由状态下便于排污的恒温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阀芯组件旋出后便于排污的恒温阀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阀体;12阀口密封面;
2阀芯本体;21阀芯内腔;22阀芯座;23阀芯盖;
3推杆;
4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为提供一种便于排污的恒温阀,该恒温阀的结构设计能够提高其自身的排污功能,便于清洗和排污,从而能够显著降低阀口堵塞现象的发生。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自由状态下便于排污的恒温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阀芯组件旋出后便于排污的恒温阀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菁华昱创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菁华昱创节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46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