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速动态称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4505.0 | 申请日: | 2013-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7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赵梦杰;王宏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中山新技术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G19/03 | 分类号: | G01G19/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张卫华 |
地址: | 10003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动态 称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速动态称重系统,属于数据采集技术。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公路运输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随着我国公路运输市场的迅速发展,形成了运力大于运量、供大于求的运输状况,导致公路货运运输市场竞争激烈,一些货车业主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不顾交通安全,严重超限超载运输,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对公路路面等设施造成了严重的损坏,大大缩短了公路的设计使用寿命;引起许多交通事故,危及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扰乱了正常的公路运输市场秩序。
由于缺乏各级交通管理部门科学管理和决策需要的数据,因此,如何有效治理成为当前我国交通管理部门面临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动态称重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速动态称重系统,包括:
称重采集器;
N*2个称重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轴载,每条车道铺设前后两个称重传感器,N为车道数量;
N个线圈,用于检测车辆是否已经驶入并通过检测区域,每条车道铺设一个线圈;
称重传感器和线圈采集的检测信号全部传入称重采集器,由称重采集器综合分析、处理、计算形成一个完整的整车的称重信息,并将处理结果通过接口传送给控制计算机,供管理部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所述每条车道的两个称重传感器平行横向铺设在车道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高速动态称重系统可昼夜24小时在不同天气状况下运行,全天候自动识别通过截断面的车流、重量、轴型、速度等信息,并及时把数据传送到监控指挥中心,储存在数据库内,实时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形成统计报表和图形,便于交通管理部门随时了解日益变化的交通需求、车流增长速度等详细情况,掌握不同时间(如节假日、高峰期)的车流量变化规律。为高速公路通过车辆的疏导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为各级管理部门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附图说明
图1是高速动态称重系统车道布设图;
图2是称重传感器实测电压波形图;
图3是称重采集器的电路框图;
图4是防雷及放大电路原理图;
图5是I/O接口电路原理图;
图6是AC/DC转换电路原理图;
图7是高速动态称重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速动态称重系统,其包括:称重采集器;N*2个称重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轴载,每条车道铺设前后两个称重传感器,N为车道数量;N个线圈,用于检测车辆是否已经驶入并通过检测区域,每条车道铺设一个线圈;称重传感器和线圈采集的检测信号全部传入称重采集器,由称重采集器综合分析、处理、计算形成一个完整的整车的称重信息,并将处理结果通过接口传送给控制计算机,供管理部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所述每条车道的两个称重传感器平行横向铺设在车道上。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高速动态称重系统主要由高速动态称重采集器、轴称重传感器、线圈以及通讯传输系统等几部分构成。其中:
高速动态称重采集器是整个系统的控制装置,采用嵌入式计算机,由称重数据采集和处理单元、控制和接口单元、电源单元、电缆接线、仪表、机柜等构成。主要含有AC/DC电源转换、CPU、轴传感器信号放大、A/D转换、I/O接口,以及防电涌、防雷和防电磁辐射的装置,报警装置等模块。
高速动态称重采集器采取基础安装的方式,安装在高速公路路侧。高速公路每条车道的轴称重传感器、线圈采集的检测信号全部传入高速动态称重采集器,由高速动态称重采集器综合分析、处理、计算形成一个完整的整车的称重信息,包括车辆的轴重、整车重、轴型、车速、时间等数据,并将处理结果通过接口传送给上位计算机,使管理部门能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线圈主要完成车辆收尾工作,保证车辆正确分离。线圈平时处于不触发状态,当有车辆驶入线圈检测区域时,则线圈触发,车辆通过后,线圈停止触发。仪表可根据线圈的信号不触发->触发->不触发来判断车辆是否已经驶入并通过检测区域,通过则结束本次称重,计算并上传该车辆重量信息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中山新技术设备研究所,未经北京市中山新技术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45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动能电池的风电叶片无线振动监测装置
- 下一篇:自动称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