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液控制的带柔性工作面开卷机、卷取机卷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4228.3 | 申请日: | 2013-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1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李良洪;徐攀;严开勇;李宗亮;余浩;陈燕才;蔡岚玲;柳欣;卢开颜;张航;王灿敏;黄炎锋;唐爽;刘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47/30 | 分类号: | B21C47/3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柔性 工作面 开卷 卷取 卷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带材的收放卷设备,具体地指一种电液控制的带柔性工作面开卷机、卷取机卷筒。
背景技术
带钢的折印是冷轧带钢生产的一大难题。带钢表面一旦出现折印,不仅影响其表面质量,而且对其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等会造成很大影响。冷轧精整线上的卷取机,最初采用牙嵌式带钳口的棱锥扇形板卷筒结构,它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但生产的带钢表面存在钳口且卷筒波纹边压印较多,卷取质量较差,仅适应于低端冷轧薄板的生产;随着用户对带钢质量要求的提高,一种带镶条的可胀缩无缝卷筒被普遍采用,由于没有钳口装置,带钢卷取时需要助卷器来进行,这种卷筒对带钢表面质量有很大改善,但由于带钢与卷筒仍为刚性接触,生产的带钢远远不能满足汽车板、家电板、硅钢板等高档产品的质量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电液控制的带柔性工作面开卷机、卷取机卷筒,其柔性工作面能够起缓冲作用,从而保护带钢的表面,使带钢表面质量好,产品综合成材率大幅提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液控制的带柔性工作面开卷机、卷取机卷筒,包括主轴、棱锥体、若干扇形板、拉杆、横梁和拉杆驱动机构;所述棱锥体放置于主轴上,棱锥体外表面设有至少两级斜台面,所述扇形板内侧与棱锥体斜台面配合并设置于棱锥体外周,构成筒状,各扇形板的前端连接一块弓形板;所述拉杆穿设于主轴内,拉杆后端通过横梁与所述棱锥体连接,拉杆前端穿出主轴并连接拉杆驱动机构,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扇形板的外圆面设有橡胶套筒;所述拉杆驱动机构包括缸体及其端盖,缸体内设有活塞,与活塞相连的活塞杆前端设有位移传感器,后端与拉杆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扇形板后端设有挡板,用于橡胶套筒的轴向限位。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拉杆后端穿出主轴并通过外支撑支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橡胶套筒保护层的设置,避免了带钢与卷筒之间的刚性接触,可有效解决冷轧带钢在开卷和卷取过程中产生卷筒折印的问题,显著提高了冷轧带钢产品的成材率;同时,在活塞杆前端设置位移传感器,通过对活塞位置的控制可精确实现卷筒胀径工作、缩径卸卷和过缩径脱套三种工况的切换,且橡胶套筒的安装和拆卸容易、不打滑,钢卷脱卷方便,有效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机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暨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放大图。
图3为图1的B-B剖面放大图。
图中;1—主轴,2—棱锥体,3—扇形板,4—橡胶套筒,5—拉杆,6—横梁,7—挡板,8—弓形板,9—连接法兰,10—接手,11—连接支架,12—活塞杆,13—右端盖,14—活塞,15—缸体,16—左端盖,17—位移传感器,18—外支撑,19—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中线上、下为两种工况),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液控制的带柔性工作面开卷机、卷取机卷筒,包括主轴1、棱锥体2、四块扇形板3、拉杆5、横梁6和拉杆驱动机构。主轴1为中空轴,棱锥体2放置于主轴1上,棱锥体2外表面设有至少两级斜台面,扇形板3内侧与棱锥体2斜台面滑动配合并设置于棱锥体2外周,构成筒状,各扇形板3的前端连接一块弓形板8,扇形板3的外圆面设有橡胶套筒4。拉杆5穿设于主轴1内,拉杆5后端通过横梁6与上述棱锥体2连接,可带动棱锥体2相对于扇形板3滑动,且拉杆5后端穿出主轴1并通过外支撑18支撑;拉杆5前端穿出主轴1并连接拉杆驱动机构,拉杆5穿出部分套有转轴,转轴上设有齿轮19,用于外接驱动使卷筒旋转,转轴前端经连接法兰9、连接支架11与拉杆驱动机构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拉杆驱动机构包括缸体15及其右端盖13、左端盖16,缸体15内设有活塞14,与活塞14相连的活塞杆12前端设有位移传感器17,后端通过连接支架11内的接手10与拉杆5连接,通过外部电液系统控制活塞杆12与缸体15的相对距离L控制拉杆5位置。此外,为防止橡胶套筒4的轴向窜动,在扇形板3后端设有挡板7。
本实用新型有胀径工作、缩径卸卷和过缩径脱套三种工况,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拉杆5的位置进行切换,如图1所示,三种工况的具体工作原理为:
1)卷筒胀径工作:外部电液系统控制活塞杆12与缸体15相对移动,进而带动拉杆5移动,使活塞14运行至C位置,此时,卷筒直径最大,为正常工作位;
2)卷筒缩径卸卷:外部电液系统控制活塞杆12与缸体15相对移动,进而带动拉杆5移动,使活塞14运行至D位置,卷筒收缩至脱卷直径,以便钢卷卸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42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匀整调校安全保护系统
- 下一篇:粗纱机的断电保护装置及粗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