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内河船舶防碰撞护垫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4084.1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4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肖建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建祥 |
主分类号: | B63B59/02 | 分类号: | B63B5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赖定真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内河 船舶 碰撞 护垫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防碰撞护垫,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内河船舶的新型防碰撞护垫。
目前,现有内河船舶的护垫俗称皮靠,一般安装在船首前端和船舶两侧的位置,皮靠的主要作用是用于船舶发生碰撞时,起到减轻碰撞力的缓冲作用,从而保护船舶的安全。现有皮靠通常由人工制作而成,使用的原材料一般是废旧橡胶制品,例如废旧汽车轮胎、自行车内外胎、废旧橡胶管、废旧电缆皮、废旧输送带等,然后用钢丝绳捆扎而成,这种手工制作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产品质量较差,制作的皮靠存在许多缺陷。
内河船舶在通过船闸时,船侧有时会与闸壁发生碰擦;船舶在航行、靠泊、离泊作业时,也会与其它船舶或码头产生碰擦。由于皮靠与钢丝绳之间不是一个整体,手工制作的皮靠不密封,容易进水,钢丝绳因为进水受潮而生锈。船舶发生碰擦时,皮靠与钢丝绳之间会产生移动和窜位,钢丝绳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因生锈而断掉,一旦钢丝绳断开,整个皮靠就会散架、掉落。由于船舶是在水上航行,相对岸上,散落在湖泊、航道的废旧橡胶制品很难清理,容易造成船舶航行水域的污染,同时也浪费了资源。
经检索,授权公告号为CN201800892U的中国专利,于2011年4月20日公开了名称为“船用橡胶护舷”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主要用于船头、船尾和船侧作护舷,包括横截面呈横置的D形结构的护舷本体,护舷本体的材料采用聚氨酯,护舷本体的的顶部开有多个透气孔。该专利产品提高了护舷的压缩变形量,弹性较好。但是,护舷本体的安装以及护舷本体之间的连接不够方便,使用过程中,聚氨酯材料经日晒雨淋、重力撞击挤压,强度下降较大,护舷本体易开裂脱落,使用寿命较短。
针对以上现有船用皮靠或护舷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度高、弹性好、使用寿命长,适用于内河船舶的新型防碰撞护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新型内河船舶防碰撞护垫,包括设为长条形状的连接装置和柔性护垫,所述连接装置包裹在柔性护垫内,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轴或缆绳,所述柔性护垫由内层橡胶发泡体、中间加强层和外表耐磨层构成;所述中间加强层由至少两层擦胶布与一层钢丝网构成,钢丝网设在两层擦胶布的中间;所述连接轴或缆绳包裹在橡胶发泡体内,橡胶发泡体的外层包裹擦胶布与钢丝网构成的加强层;所述外表耐磨层包括帘布橡胶复合体,所述连接装置与橡胶发泡体、中间加强层以及外表耐磨层相互连接并形成整体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装置由两根平行设置的主钢丝绳与连接两根主钢丝绳的细钢丝绳构成,两根主钢丝绳伸出所述柔性护垫的两端并相互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柔性护垫耐磨层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柔性护垫耐磨层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柔性护垫耐磨层外表面的凹槽由固定索具槽和捆绑扎槽组成,所述固定索具槽与捆绑扎槽相互间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柔性护垫耐磨层外表面捆绑扎槽内设有捆绑扎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柔性护垫的端面设为圆形、梯形或半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圆形柔性护垫的直径为20厘米至40厘米;所述梯形或半圆形柔性护垫的长度、宽度或高度均为20厘米至40厘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柔性护垫的长度为2米至20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采用相互连接并列的主钢丝绳与橡胶发泡材料、擦胶布、钢丝网以及增强复合橡胶外皮制成整体结构的防碰撞护垫,其结构新颖、质量好、强度高,产品重量是传统皮靠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船舶护垫的弹性好、防碰撞性能高,产品牢固耐用、使用寿命长。
长期使用后,即使钢丝绳与橡胶发泡体的粘接力因反复的重力碰撞而下降,安装在护垫表面扎槽内的捆绑扎带会使钢丝绳与橡胶发泡体保持紧密连接,避免橡胶发泡内胆的脱离和翻转现象,从而使产品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延长,并保持良好的弹性和防碰撞性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端面为梯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端面为半圆形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建祥,未经肖建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40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