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筋混凝土拱桥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3725.1 | 申请日: | 2013-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9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增顺;张承;周建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增顺;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E01D4/00;E01D10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7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混凝土 拱桥 加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建筑,特别是对拱桥的加固,具体为钢筋混凝土拱桥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拱桥的加固形式,主要采用体外预应力对双曲拱桥进行加固的技术,但要么是拱顶、要么是拱脚,没有连续的对全桥进行加固,而且加固结构不能将受力均匀的分散到桥拱上,使桥拱受力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拱桥桥梁建筑设计一种稳固性更强的拱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如下:钢筋混凝土拱桥加固结构, 在拱脚受拉侧即拱背侧和拱顶受拉侧即拱腹侧布置预应力钢绞线,在受拉和受压的交界区域采用转向块连接,拱顶区域设置压杆使其与预应力钢绞线连接,在拱顶区域设置钢筋网将预应力钢绞线的压力均匀传递到拱顶区域。转向块改变预应力钢绞线的方向,使预应力钢绞线保持良好线形。压杆传递预应力钢绞线的压力,抵消拱顶区域拱圈部分向下的力。钢筋网使压杆的力均匀的分散到主拱圈拱顶区域。
所述的预应力钢绞线,在主拱圈的横向可根据桥宽布置多条。
所述的预应力钢绞线在拱脚处锚固,作为预应力张拉和锚固的区域。
该加固结构加固效果好、加固成本低、社会效益较高,进行施工时可不中断交通;首次提出了体外预应力对钢筋混凝土全主拱圈加固的技术;首次将拱顶区域设置竖向的压杆及传递压力的钢筋网,使拱顶区域的加固效果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桥拱加固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加固后拱桥结构示意图;
其中1——预应力钢绞线,2——转向块,3——压杆,4——钢筋网,5——锚固点,6——桥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如图1所示,钢筋混凝土拱桥加固结构, 以桥拱的拱脚处为锚固点,锚固预应力钢绞线,预应力钢绞线布置在拱背侧和拱腹侧,可根据桥宽布置多条。预应力钢绞线在受拉和受压的交界区域采用转向块连接,在拱顶区域设置压杆使其与预应力钢绞线连接,在拱顶区域设置钢筋网将预应力钢绞线的压力均匀传递到拱顶区域。通过转向块改变预应力钢绞线的方向,由拱背向拱腹方向转换,使预应力钢绞线保持良好线形。拱顶区域设置的压杆传递预应力钢绞线的压力,抵消拱顶区域拱圈部分向下的力,并用钢筋网使压杆的力均匀的分散到主拱圈拱顶区域。布置完成的拱桥结构如图2所示。
体外预应力加固梁的机理是对原梁施加一组自平衡力系,该力系对原梁产生了与外荷载内力相反的内力,抵消了部分外荷载,提高了构件的承载能力。同时,在拱顶区域,设置竖向的拉杆,使预应力钢绞线对拱圈提供一个向上的压力,抵消原来拱圈向下的力,从而减小拱顶的下挠。
可以根据此结构建筑更加稳固的拱桥,或者对原有的拱桥进行结构上的加固,在加固施工中,不影响桥面交通,同时降低了改造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增顺;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陈增顺;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37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捷式推扫除雪设备
- 下一篇:新型玻璃纤维涂油器传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