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捕虫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33703.5 | 申请日: | 2013-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1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震;王建;洪添胜;李楠;孙道宗;高锐涛;姜晟;邓小玲;朱振驰;黄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杨晓松 |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捕虫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虫害防治技术,具体来说是一种新型捕虫器。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果园虫害的防治主要以捕杀为主,但在害虫监测时期仍需利用旧式捕虫器捕捉害虫,返送实验室观察;针对不同害虫而设计的捕虫器逐趋成熟,捕虫效果可观,但基本上仅限于捕捉和灭杀害虫,而基本无法合理结合现代虫害监控设备使用,达不到自动化监测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捕捉灭杀害虫及配合监控设备实现虫害自动化监测的新型捕虫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捕虫器,包括螺纹连接的瓶身和瓶盖,所述瓶盖包括用于带动调整工业监控摄像机镜头的第一构件、用于取光的第二构件、用于被工业监控摄像机镜头拍摄的第三构件、用于与第三构件过盈配合的第四构件、用于进虫、安装电路板及光电传感器的第五构件、用于与瓶身及第五构件连接的第六构件、用于封装瓶盖底部及为电路板提供固定的第七构件;其中,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螺纹连接,第三构件与第四构件过盈配合后设于第五构件上,第二构件与第五构件卡扣连接,第五构件外侧与第六构件螺纹连接,第五构件下端设置第七构件,第六构件与瓶身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构件包括第一构件本体,第一构件本体外侧下端设有矩形螺纹, 第一构件本体内部设有圆柱工业监控摄像机镜头支撑通道,旋转时可带动工业监控摄像机镜头转动调整焦距。
所述第二构件包括空腔体,空腔体顶部对称设置4处第一加强筋,空腔体四周均匀开设4个通窗,4个通窗内均设置等宽挡光壁,挡光壁宽度夹角取30~35°。
所述第三构件包括圆形第三构件本体,第三构件本体内为透光件,第三构件本体中间设有第一圆形侧壁,第三构件本体与第一圆形侧壁之间设有若干三角肋。
所述第四构件包括圆形第四构件本体,第四构件本体内为不透光件,第四构件本体中间设有第二圆形侧壁,第一圆形侧壁与第二圆形侧壁过盈配合连接。
所述第五构件包括第五构件本体,第五构件本体内部上端设有4条等弧长间距的进虫通道,第五构件本体外侧设有双卡扣,双卡扣与第二构件连接,第五构件本体中间设有圆环平台,圆环平台与进虫通道连通,圆环平台底部设有第二加强筋,第五构件本体内设有2处电路板安装支柱。
所述进虫通道为下陷结构,进虫通道壁两侧各有两处光电传感器安装孔,进虫通道上方左右各设置一处挡光壁。下陷结构从进口处开始在垂直方向弯曲一定曲率后直通至中心圆环平台,最窄处刚好可允许一头成熟橘小实蝇通过。
所述圆环平台的宽为4.5mm,圆环平台上方为第三构件本体内透光区,工业监控摄像机镜头通过透光区对圆环平台内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所述第六构件包括第六构件本体,第六构件本体内部设有圆弧牙型螺纹。
所述第七构件包括第七构件本体,第七构件本体内设有与电路板安装支柱配合连接的电路板固定支柱。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原理:一种新型捕虫器,包括螺纹连接的瓶身和瓶盖,所述瓶盖包括用于带动调整工业监控摄像机镜头的第一构件、用于取光的第 二构件、用于被工业监控摄像机镜头拍摄的第三构件、用于与第三构件过盈配合的第四构件、用于进虫、安装电路板及光电传感器的第五构件、用于与瓶身及第五构件连接的第六构件、用于封装瓶盖底部及为电路板提供固定的第七构件;其中,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螺纹连接,第三构件与第四构件过盈配合后设于第五构件上,第二构件与第五构件卡扣连接,第五构件外侧与第六构件螺纹连接,第五构件下端设置第七构件,第六构件与瓶身螺纹连接。
实际使用时,将性引诱剂或其他诱捕剂添加进捕虫器内部后将新型捕虫器悬挂于虫害区域即可实现旧式捕虫器捕捉灭杀害虫的功能;协助现代监测设备使用时,安装光电传感器时,每条进虫通道最多可安装两对光电传感器,电路板可安装于第五构件的底部由电路板安装支柱固定位置,结合第七构件使用即可把电路板可靠地安装于新型捕虫器内部;协助监控摄像机使用时,工业监控摄像机镜头方向往下并固定于第一构件,通过旋转第一构件带动监控摄像机镜头调焦距,监控摄像机透过第三构件获取第五构件中的圆环平台上的图像信息,果实蝇通过进虫通道后经过圆环平台进入新型捕虫器内部,此时果实蝇形态信息即被获取。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37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