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茶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3237.0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1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实 |
主分类号: | A47G19/14 | 分类号: | A47G19/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孙皓;林虹 |
地址: | 51805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壶,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一体成型结构的提把的茶壶。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茶壶把手,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直接将提把与茶壶本体烧制在一起,成为一体结构的茶壶;另一种则是采用后期通过钢丝或者是竹片通过预留在茶壶本体上的孔,缠绕在茶壶本体上,这两种结构的缺点是,安装不方便,而且不美观;长期使用后,若提把的烧制工艺或者是钢丝或竹片的质量不好,则会导致断裂,使茶壶无法继续使用,而且也容易将茶壶本体打碎,导致装载在茶壶本体内的茶水容易将人烫伤,无疑会增加对人身造成伤害的几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安装方便,结构简单,容易更换。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壶,包括一个提把和茶壶本体,所述提把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与设置在茶壶本体两侧的连接孔相适配的圆柱,所述提把与圆柱一体成型,提把通过将圆柱插入连接孔内与茶壶本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提把两端之间的距离与茶壶本体的壶体的直径相等,使提把的两端能够夹紧在茶壶本体的壶体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圆柱的周壁上设有凸块,使凸块、圆柱的周壁和提把的内侧面之间构成一个具有夹合作用的夹持部,在连接孔的孔壁一侧设有与凸块相适配的矩形孔,矩形孔与连接孔联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圆柱的长度大于连接孔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凸块设置在远离提把的圆柱的一侧上;提把与茶壶本体2连接时,将圆柱、凸块从连接孔、矩形孔插入与茶壶本体连接,当圆柱以连接孔的圆心为中点旋转,凸块与矩形孔错位,使夹持部将提把夹持在茶壶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凸块、圆柱和提把采用一体成型而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凸块、圆柱和提把由塑料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将提把上设置的一体成型的圆柱与提把自身的张力使提把能够夹紧在茶壶本体的连接孔上,使提把不容易脱落;在圆柱上设置一个凸块,插入连接孔后能够防止提把自然脱出,导致茶壶本体打破,致使里面的茶水溅出,将人烫伤;而且提把采用一体成型结构,提高了提把的美观度,而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茶壶,包括一个茶壶本体2,在茶壶本体2上相对应的两侧的壶壁上分别设有圆形的连接孔3,在连接孔3的一侧上设有矩形孔6,矩形孔6与连接孔3联通,矩形孔6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连线与连接孔3的横向上的直径设置在同一直线上,矩形孔6设置在右边,在茶壶本体2的上设有提把1,该提把1具有弧度的片状结构,提把1的两端头之间的距离与茶壶本体2的壶体的直径相等;在提把1的两端内侧设有一个直径与连接孔3直径相等的圆柱4,圆柱4的长度大于连接孔3的深度,在远离提把1的圆柱4的一侧、圆柱4的周壁上设有凸块5,凸块5的长度和高度与矩形孔6的长度和高度相等,两个凸块5相对的一侧面与圆柱4的内侧端面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凸块5、圆柱4的周壁与握把1的内侧面之间构成一个具有夹持作用的夹持部7,该夹持部7的长度大于连接孔3的深度。将提把2旋转至圆柱4和凸块5与连接孔3和矩形孔6相适配的角度,对提把2的两端施加向外的作用力,使圆柱4和凸块5能够进入连接孔3和矩形孔6内,当圆柱4完全进入连接孔3后,凸块5则设置在茶壶本体2的壶壁内侧,夹持部7设置在连接孔3内,当以圆柱4的轴心为中点转动提把2时,凸块5始终设置在壶壁内侧,夹持部7将提把2夹持在茶壶本体2上。
本实用新型的提把2、圆柱4和凸块5采用塑料材料一体成型而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成型的提把,制造简单,而且通过带有凸块的圆柱与茶壶本体上的连接孔和矩形孔连接,使转动后的提把通过夹持部将提把夹持在茶壶本体上,避免了长期使用造成的提把老化断裂而导致茶壶本体打破,同时也提高了茶壶本体的美观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实,未经陈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32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井结构施工的提升操作架
- 下一篇:一种光感LED相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