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器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3010.6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9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楼春桦 | 申请(专利权)人: | 楼春桦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器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家居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综合布线技术、依照人体工程学原理,融合个性需求,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个子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网络化综合智能控制和管理,实现“以人为本”的全新家居生活体验。智能家居系统的主要任务就是实现家用电器的统一控制。目前的智能家居系统大多是采用一个遥控器,利用该遥控器分别控制多个家用电器。然而,这种智能家居系统仍然存在以下缺陷:用户需要一个专门用于该智能家居系统的遥控器,一方面增加了系统成本,另一方面用户必须学习掌握该遥控器的使用方法,这对于老年人或者年龄较小的使用者来说是存在一定的难度的;另外,由于这种智能家居系统的控制端为遥控器,这便要求操控者必须通过遥控器才能控制电器,这使得操控者必须随时备好遥控器,现代家庭中,各类遥控器众多,使得不常操控人员一时无法辨别对应遥控器及对应操控线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电器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电器控制系统,包括变压整流器、电器控制模块、用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外电网电源接入变压整流器输入端,变压整流器输出端连接电器控制模块输入端,电器控制模块输出端与用电器电路连接。
上述的电器控制系统,其结构之一是:用电器电路包括开关、照明电器、插座。
上述的电器控制系统,其结构之一是:电器控制模块包括1至500路照明电路模块和1至500路插座电路模块。
上述的电器控制系统,其结构之一是:同一照明电器由1至500个开关公共控制。
上述的电器控制系统,其结构之一是:照明电路模块输出的电压为0.1至1000伏。
上述的电器控制系统,其结构之一是:插座电路模块输出的电压为0.1至1000伏。
上述的电器控制系统,其结构之一是:插座电路模块包含电压可调电路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单个照明电器可使用多个开关控制,以方便在不同方位操控照明电器,插座电路分不同电压输出,同时带有可调电压输出电路,方便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用电器直接接入充电,使人们更生活更方便、用电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本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原理图
图1中,1-变压整流器,2-电器控制模块,3-用电器电路,21-照明电路模块,22-12V插座电路模块,23-5V插座电路模块,24-电压可调电路模块,31-开关,32-插座,33-插座,34-插座,311-照明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电器控制系统,包括变压整流器1、电器控制模块2、用电器电路3;外电网电源接入变压整流器1输入端,变压整流器1输出端连接电器控制模块2输入端,电器控制模块2输出端与用电器电路3连接。外电网电源经变压整流器1变压整流后传输至电器控制模块2,电器控制模块2将变压整流器1输送过来的电源分成四路输出:照明电路模块21、12V插座电路模块22、5V插座电路模块23、电压可调电路模块24;照明电路模块21输出端接开关31输入端,开关31输出端接照明电器311;12V插座电路模块22接插座32;5V插座电路模块23接插座33;电压可调电路模块24接插座34;当需要开或关照明电器311时触摸一下开关31;当需要使用12V用电器时,将12V用电器插头插入插座32;当需要使用5V用电器时,将5V用电器插头插入插座33;当需要使用笔记本电脑时,将电压可调电路模块24的电压调至与笔记本电脑相匹配的电压后再将笔记本电脑插头插入插座34。
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楼春桦,未经楼春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30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近海漂浮式通信中继塔
- 下一篇:多功能发音辅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