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双球面与内锥配合的管路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2956.0 | 申请日: | 201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2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贾铎;王光耀;高东武;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L27/047 | 分类号: | F16L27/047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任玉龙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航空发动机 球面 配合 管路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双球面与内锥配合的管路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的发展趋势是不断提高推重比,同时要求零部件可靠性、维护性更高,而提高发动机推重比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是零部件在满足功能及其它要求外,最大限度降低重量。
航空发动机管路用于流体、气体的传输,管路的重量在控制的同时,要保证管路的密封性能。锥面配合型面密封结构重量较轻,但密封效果较差,装配精度要求高,密封面在受损后,较难修复。
针对以上现状,需设计一种新型航空发动机双球面与内锥配合的管路密封结构,在减轻管路重量的同时,要保证管路的密封可靠性,提高管路的装配性、修复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密封可靠,提高管路的装配性、修复性,特提供了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双球面与内锥配合的管路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双球面与内锥配合的管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航空发动机双球面与内锥配合的管路密封结构,包括双球接头1,内锥接头2,外加螺母3,第一导管4,第二导管5;
其中:双球接头1卡在外加螺母3内,内锥接头2与外加螺母3螺纹连接,双球接头1的左侧球面与内锥接头2配合,双球接头1的右侧球面与外加螺母3的内表面配合;第一导管4与双球接头1连接,第二导管5与内锥接头2连接。
所述的内锥接头2的内锥角为74°。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重量较轻,密封性较好,管路工作时,密封结构发生漏油的机率低,维护性好;同时管路接头在安装过程中存一定角度的情况下,能够可靠的密封;同时采用双球面设计,密封结构具有较好的可修复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双球面与内锥配合的管路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锥接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双球面与内锥配合的管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航空发动机双球面与内锥配合的管路密封结构,包括双球接头1,内锥接头2,外加螺母3,第一导管4,第二导管5;其中:双球接头1卡在外加螺母3内,内锥接头2与外加螺母3螺纹连接,双球接头1的左侧球面与内锥接头2配合,双球接头1的右侧球面与外加螺母3的内表面配合;第一导管4与双球接头1连接,第二导管5与内锥接头2连接。
所述的内锥接头2的内锥角为7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29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管类切管机除锈设备
- 下一篇:一种钻铰大型设备定位销孔的专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