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面高度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2945.2 | 申请日: | 2013-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2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曹喜平;邓佑良;李韶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兴鑫裕环保镍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9/12 | 分类号: | G05D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33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面 高度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面高度控制装置。
目前,公知的冶炼企业在电解生产过程中,电解槽内的液面高度高于所需高度时,需要工人用勺将电解槽内多余的电解液舀出来,这种工作方式,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为了克服冶炼企业在电解生产过程中,需要工人用勺将电解槽内多余的电解液舀出来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面高度控制装置,使用该装置,能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人工作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如下设计的:
装液箱由支脚支撑,液面控制箱焊接在装液箱的壁上,液面控制箱与装液箱由装液箱壁上的通液孔连通。螺纹管的外壁上有螺纹,螺纹管的上部在液面控制箱内,螺纹管的下部伸出液面控制箱的底板,控液管的下部内壁上有螺纹,控液管的顶端有卡槽,控液管内壁上的螺纹与螺纹管外壁上的螺纹吻合。
使用时,水管的一端与螺纹管的下端连接,水管的另一端通向收液池,将控制杆插入控液管的卡槽中,然后向装液箱内注入液体。如装液箱内的液面高度高于所需高度,则停止向装液箱内注入液体,并通过转动控制杆,带动控液管转动而向下移动,装液箱内多余的液体,经通液孔、控液管、螺纹管、水管流入收液池。如装液箱内的液面高度低于所需高度,则反向转动控制杆,带动控液管转动而向上移动,并继续向装液箱内注入液体。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能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人工作效率,结构筒单,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能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人工作效率,结构筒单,使用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一种液面高度控制装置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视图。
1、液面控制箱 2、卡槽 3、通液孔 4、装液箱
5、支脚 6、螺纹管 7、控液管
在图1、图2、图3所示的实施方案中,装液箱4由支脚5支撑,液面控制箱1焊接在装液箱4的壁上,液面控制箱1与装液箱4由装液箱4壁上的通液孔3连通。螺纹管6的外壁上有螺纹,螺纹管6的上部在液面控制箱1内,螺纹管6的下部伸出液面控制箱1的底板,控液管7的下部内壁上有螺纹,控液管7的顶端有卡槽2,控液管7内壁上的螺纹与螺纹管6外壁上的螺纹吻合。
使用时,水管的一端与螺纹管6的下端连接,水管的另一端通向收液池,将控制杆插入控液管7的卡槽2中,然后向装液箱4内注入液体。如装液箱4内的液面高度高于所需高度,则停止向装液箱4内注入液体,并通过转动控制杆,带动控液管7转动而向下移动,装液箱4内多余的液体,经通液孔3、控液管7、螺纹管6、水管流入收液池。如装液箱4内的液面高度低于所需高度,则反向转动控制杆,带动控液管7转动而向上移动,并继续向装液箱4内注入液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兴鑫裕环保镍业有限公司,未经永兴鑫裕环保镍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29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