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态控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2921.7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6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冯宏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宏义 |
主分类号: | F16K17/06 | 分类号: | F16K17/06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李艳华 |
地址: | 7350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控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器,尤其涉及动态控压器。
背景技术
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迅猛,建设用土地资源匮乏,其高层建筑的建设很快,而且都混建在低层建筑群内,北方地区都涉及冬季供暖问题。
高层建筑是层数在10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其他民用建筑,低层建筑供暖热源由市政供热源直接供给,高层建筑供暖热源则需要对市政供热热源进行二次增压后供给,故相对于低层建筑供暖具有较大的压力差,因此,同一高层建筑或高低层建筑混建的建筑群供暖就需要分区或分区域供暖,不能同时直接联网供暖,其存在的增压和压力差技术问题给供热系统造成很大困难。
目前,对高层建筑通常的供暖方式一般为高层建筑另设一台专用锅炉、专设热交换站或通过组配泵阀组分区(低区、高区)来实现,但上述方法都存在与群供热系统隔断、压力不均衡和系统管路气阻等诸多技术问题。经考察,近几年国内采暖地区在高层建筑供暖技术方面,应用最多的是在高区系统回水上安装减压阀直接与低区分系统连接供暖,这样虽能减去一部分水流压力,但却影响正常的水流流速和流量,且减压阀只能在水流动态工况下工作,不能在水流静态工况工作,因此,当高区供热系统增压水泵停止运行时,由于系统低区和高区直接连接无阻断,故低层建筑的供热系统内仍保持高水压状态,存在系统静压瞬时传递,由于散热器设备和供暖管路的承压有限,致使严重爆裂,给人民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和给生活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节供热系统体系压力平衡的具有动态自动控压和静态阻断功能的动态控压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态控压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相互连通的控压阀阀体和微调控制阀阀体;所述微调控制阀阀体由连接在一起的上部阀体和下部阀体组成;所述控压阀阀体的侧壁底部设有安装支架,其顶部通过膜片与所述微调控制阀阀体隔离,其内设有阀杆,其一侧设有伸入所述控压阀阀体内的一端开口的流体入口阀腔体,其另一侧则设有流体出口;所述阀杆的顶部通过压紧固定螺母与所述膜片相连,其中部穿过所述流体入口阀腔体,其底部则连有弹簧,该弹簧置于弹簧腔体内,其末端设有微调螺栓;所述流体入口阀腔体的侧壁与所述阀杆相接处的两侧对称设有调节阀阀瓣;所述上部阀体与所述下部阀体相接处分别设有微调控制阀流体入口、泄压口;所述上部阀体内设有微调控制阀针;所述下部阀体由底部相通的压力液体腔体、控压液体腔体组成,该压力液体腔体的顶部与所述微调控制阀流体入口相通,该控压液体腔体的顶部与所述泄压口相通。
所述微调螺栓与所述弹簧腔体外壁之间设有微调螺栓保护帽。
所述微调控制阀针为设有底端呈锥体的微调阀针杆;所述微调阀针杆的顶部设有针杆调节头,其与所述上部阀体内壁之间设有阀针杆橡胶密封环;所述微调阀针杆的锥体部分与所述下部阀体之间设有压力液体调节入口,该压力液体调节入口分别与所述控压液体腔体、所述泄压口相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中设有双座对称调节阀阀瓣,因此,使运行系统不因压力的变动而变动,具有压力调控敏捷稳定,高、低区水压互不产生干扰,并能按系统运行工况的压力差进行瞬间调整,使增加系统运行稳定和可靠,达到供暖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目的。
2、由于本实用新型中设有微调控制阀阀体和置于该阀体内的微调控制阀针,该微调控制阀阀体具有动态自动控压和静态自动阻断功能,因此,可以实现高层建筑回水的压力与低层回水的压力平衡,从而解决了高低层建筑群供暖系统回水并网的压力平衡问题;同时解决高层供暖系统突然断流,造成低层建筑的散热设备和系统管路的爆裂问题。
3、由于本实用新型中设有微调控制阀阀体和置于动态控压器底部连有弹簧,该弹簧置于弹簧腔体内,其末端设有微调螺栓,可以解决水流瞬时阻断,实现供暖系统高区、低区系统直连接,从而简化了系统配置,降低了建设投资成本,对建筑采暖实现节能具有实际意义。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微调控制阀阀体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宏义,未经冯宏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29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