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CO2跨临界热泵循环系统的衣物干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2795.5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5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秦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海涛 |
主分类号: | D06F58/10 | 分类号: | D06F58/10;D06F58/20;D06F58/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5100 辽宁省营口***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co sub 临界 循环系统 衣物 干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CO2跨临界热泵循环系统以及应用该循环系统的衣物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热泵技术作为一种新能源技术,与电加热、PTC加热等能量转换方式不同,是一种能量转移装置。是以消耗部分能源为代价,从低位热源中吸取热量,然后将消耗的能源与吸取的热量一起传递给高位热源,实现加热的目的。热泵技术作为空气调节中冬季采暖的一种方式被广泛应用,常规的热泵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四通换向阀以及控制系统,各部件通过管路连接在一起,通过四通换向阀的转换,热泵系统可以进行制冷和制热循环,制冷剂采用HCFCs和HFCs类化合物,最常用的是HCFC22的亚临界循环。
干衣机在日本及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比较普及。在日本就有70%以上的家庭干衣机是和洗衣机配套使用的。在中国,尤其是在气候潮湿的南方地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逐步产生了社会需求。
现有干衣机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按照烘干所使用的能源可以分为燃气式、电热丝加热式、PTC自限温元件加热式。其中,燃气式干衣机在我国不多见,在欧美却很流行。现有干衣机存在以下问题:①能耗指标不理想。首先,为全新风形式,排出空气中仍然含有大量的热能,这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其次,现有干衣机不管是电加热还是PTC加热,均为能量转换装置,即衣物中水分蒸发所需要的热量完全由电能转化而来。②干衣过程工作温度高,一般在60℃以上,对丝绸、羊绒等高档衣料有很大损害,限制了其使用范围。③干衣机常用于阴雨天气,此时环境湿度高,但某些类型的干衣机将吸收水分之后的潮湿空气排向室内,将进一步恶化室内空气条件。有些类型干衣机则利用排风管将空气排至室外,但这样占地面积大,影响室内美观,且安装施工均较为不便。某些类型的干衣机利用机体内的循环热风,把衣物内蒸发出来的水蒸气通过特定的冷凝器冷凝成水,再从机内的排水管流出。这种方式虽然一般不会对室内空气环境造成影响,但是因为经历了一个冷凝过程,导致它比排气式要耗电(或者耗
能)。
现有技术中也有把热泵技术应用到干衣机中的案例,专利200610153406.9公开了一种热泵干衣机,采用常规的蒸汽压缩制冷循环提供干衣热量;并通过引入新风和排出热风来调节干衣温度。专利200610137612.0公开了一种将热泵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可拉出的热泵干衣机。专利200910038595.9公开了一种空调干衣一体机,即利用空调热泵系统的热量实现干衣功能。专利200980104497.9公开了热泵串联二级电加热的干衣机。上述应用热泵技术的干衣机的不足是;尽管都是利用热泵系统来实现干衣的能量循环,但其热泵系统都是常规的亚临界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多数使用HCFC22、HFC134a制冷剂,HCFC22制冷剂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发达国家已经限制使用,我国2030年以后也不允许使用,HFC134a虽然对臭氧层没有破坏,但是GWP值却为1200,也属于过渡产品。同时HCFC22、HFC134a的热泵循环,受制冷剂排气温度限制,一般干衣的空气温度都在50℃以下,干衣时间较长,适用的范围比较小,而且,由于热泵循环吸热量和放热量是不平衡的,所以采用闭式空气循环时无法实现能量平衡,如果不加以辅助平衡会导致温度升高、工作不稳定,对室内环境会有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采用CO2作为制冷剂的热泵循环系统的衣物干燥装置,对环境无害,可提供宽广的温度范围,适应不同的织物,可有效减少CO2的节流损失,提高系统循环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海涛,未经秦海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27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烫衣机的领口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漏液络筒管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