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折叠摩托车离合刹车把手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2142.7 | 申请日: | 201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2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蔡淡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淡发 |
主分类号: | B62K23/06 | 分类号: | B62K23/06;B62L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邬玥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折叠 摩托车 离合 刹车 把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把手,特别涉及一种可以折叠的可折叠摩托车离合刹车把手。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摩托车车把的握把是一体成型的,在摩托车发生倾倒时,容易使得车把的握把因撞击而发生变形甚至损坏,需要经常更换握把,增加摩托车的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折叠摩托车离合刹车把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折叠摩托车离合刹车把手,包括固定座、握把部件、第一连接轴和卡位机构。
固定座设有第一容置槽,第一容置槽包括两个侧壁和后壁,两个侧壁上均设有同轴的穿孔。
握把部件设有凸接端,凸接端上设有第一通孔。
第一连接轴穿过穿孔和第一通孔,握把部件通过第一连接轴与固定座铰连接。
卡位机构夹持在后壁和凸接端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握把部件通过第一连接轴与固定座铰连接,并且在握把部件与固定座之间设有卡位机构,在外力作用下可以将握把部件进行折叠,在摩托车发生意外倾倒时,握把部件可以相对固定座转动,避免了握把部件因受到撞击而被损坏,造成车辆行驶中途无法正常操控车辆,确保驾驶者可以安全到达目的地,延长了摩托车握手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握把部件可以包括握把、衔接件、第二连接轴、复位弹簧、弹簧罩和第二锁紧件,握把上设有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凸接端设于衔接件的一端,衔接件的另一端设有两个圆柱状凸耳,凸耳上设有同轴的第四通孔,两个凸耳之间形成一个第二容置槽,复位弹簧的插脚插接在第三通孔中,第二连接轴可以穿过第四通孔、第二通孔、复位弹簧和弹簧罩,第一锁紧件设于第二连接轴的末端。由此,握把可以通过第二连接轴进行旋转,在摩托车发生碰撞时,握把自身可以发生旋转,避免因受到碰撞而被损坏,同时握把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可以复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螺栓,握把部件设有螺孔,螺栓设于螺孔中,螺栓帽与第一连接轴接触。由此,可以通过旋转螺栓调节握距。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卡位机构可以包括弹性件及球体,后壁上可以设有容置孔,第一通孔的外壁上可以设有圆弧形的卡槽,卡槽的一侧与平面衔接,另一侧与弧面衔接,弧面上设有滑槽,弹性件设于容置孔内,球体一端与弹性件抵接,另一端卡接在卡槽中。由此,握把部件有外力作用时,握把部件可以绕着第一连接轴进行旋转,即可折叠;在无外力作用时,握把部件与固定座之间能实现自锁,不会轻易发生旋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设于第一连接轴末端的第一锁紧件。由此,可以防止第一连接轴脱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轴与第一锁紧件可以为螺纹连接。由此,可以方便地对握把部件与固定座进行装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轴与第二锁紧件可以为螺纹连接。由此,可以方便地对握把与衔接件进行装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摩托车离合刹车把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可折叠摩托车离合刹车把手的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可折叠摩托车离合刹车把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可折叠摩托车离合刹车把手的衔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摩托车离合刹车把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图1所示的可折叠摩托车离合刹车把手的立体图。
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图1所示的可折叠摩托车离合刹车把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图1所示的可折叠摩托车离合刹车把手的衔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3所示,可折叠摩托车离合刹车把手包括握把部件1、固定座2、第一连接轴3和卡位机构4。此外,还可以包括螺栓5和第一锁紧件6。
握把部件1包括握把11、衔接件12、第二连接轴13、复位弹簧14、弹簧罩15和第二锁紧件16。
握把11上设有第二通孔111、第三通孔112和螺孔113。
如图4所示,衔接件12的一端设有凸接端121,凸接端121上设有第一通孔1211,凸接端121包括平面1212和弧面1213;衔接件12的另一端设有两个圆柱状凸耳122,两个凸耳122上设有同轴的第四通孔1221,两个凸耳122之间形成第二容置槽123;第一通孔1211的外壁上设有圆弧形的卡槽124,卡槽124的一侧与平面1212衔接,卡槽124的另一侧与弧面1213衔接,弧面1213上设有滑槽1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淡发,未经蔡淡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21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轮摩托车的前减震装置
- 下一篇:带可拆卸挡风板的三轮车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