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电混合连续驱动的动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2104.1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9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罗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琨 |
主分类号: | H02K7/06 | 分类号: | H02K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吴英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电 混合 连续 驱动 动力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铁、磁电混合技术及动力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电混合连续驱动的动力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各种原动力发动机如汽油机、柴油机、燃油蒸气机等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国防领域等诸多领域,这些机械的使用给人们带米方便的同时,也给社会埋藏了隐患;这些设备有的投资巨大,有的耗费燃料费用大,且废物拜排放、噪音等对环境污染严重。而且上述发动机采用的能源是以煤、油、等不可再生的资源,由于资源有限,能源消耗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而且其能量转化过程复杂、成本高、效率低,并且对环境污染严重。
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种动力机能够使用电能及磁性能,或者仅用较少的电能,即可持续不断的输出能量,并能够实现常用电动机或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磁电混合连续驱动的动力装置,该装置能够借助电能转化为磁性能,从而推动带有永磁体的活塞作连续的上下直线往复运动,活塞带动连杆动作,连杆带动曲轴动作,从而实现动力的输出。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磁电混合连续驱动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控制电路、缸体、连杆、活塞、活塞永磁体、缸筒永磁体、变极线圈、驱动线圈,所述缸体包括至少一个缸筒,所述连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所述活塞永磁体固定设置在所述活塞上,所述缸筒永磁体固定设置在所述缸筒底部,所述变极线圈固定设置在所述缸体永磁体下方,所述活塞活动设置在所述缸筒内,多组所 述驱动线圈等间距设置在所述缸筒外壁上,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变极线圈及驱动线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装置还包括行星圆周运转机构及曲轴,该行星圆周运转机构包括一小圆形滑轮及一大圆形滑道,所述曲轴设有曲轴颈,所述小圆形滑轮连接所述曲轴,运动时,小圆形滑轮以曲轴颈的轴线为中心作自转运动,及绕大圆形滑道作行星旋转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杆为对称结构的双头连杆,所述缸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缸筒,所述双头连杆插设在两个缸体内并连接活塞,所述双头连杆中部活动连接所述曲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缸筒数量为双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缸筒高度为驱动线圈高度的5-30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作直线运动的连杆、变极线圈、驱动线圈、活塞永磁体及缸体永磁体,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变极线圈及驱动线圈的导通及电流大小、电流方向,变极线圈及驱动线圈产生磁场力,驱动活塞运动,从而实现动力的输出。
连杆作上下直线往复运动,通过行星圆周运转机构将连杆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从而实现曲轴的动力输出;连杆作上下直线运动,使活塞横向受力很少,进而有效减少活塞与缸筒间的摩擦,提高能源转化率。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缸体 12.缸体永磁体 13.驱动线圈
14.变极线圈 2.活塞永磁体 3.连杆
4.曲轴 5.小圆形滑轮 6.大圆形滑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电混合连续驱动的动力装置,其包括控制电路、缸体1、连杆3、活塞、活塞永磁体2、缸筒永磁体、变极线 圈14、驱动线圈13,所述缸体1包括至少一个缸筒,所述连杆3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所述活塞永磁体2固定设置在所述活塞上,所述缸筒永磁体固定设置在所述缸筒底部,所述变极线圈14固定设置在所述缸体永磁体12下方,所述活塞活动设置在所述缸筒内,多组所述驱动线圈13等间距设置在所述缸筒外壁上,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变极线圈14及驱动线圈13。
所述动力装置还包括行星圆周运转机构及曲轴4,该行星圆周运转机构包括一小圆形滑轮5及一大圆形滑道6,所述曲轴4设有曲轴4颈,所述小圆形滑轮5连接所述曲轴4,运动时,小圆形滑轮5以曲轴4颈的轴线为中心作自转运动,及绕大圆形滑道6作行星旋转运动。
所述连杆3为对称结构的双头连杆3,所述缸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缸筒,所述双头连杆3插设在两个缸体内并连接活塞,所述双头连杆3中部活动连接所述曲轴4。当需要设置多个缸筒时,缸筒数量为双数,以使活塞运动时,缸体达到动态平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缸筒高度为驱动线圈高度的5-30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琨,未经罗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21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摇杆电位器的包塑碳片
- 下一篇:一种可拆卸开放式电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