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芯棒粉末金属成型压制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2051.3 | 申请日: | 201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4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林富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东富胜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03 | 分类号: | B22F3/0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李奎书;徐金伟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芯棒 粉末 金属 成型 压制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芯棒粉末金属成型压制模具。
背景技术
图1为现有单芯棒金属成型压制模具,包括芯棒座100,连接在芯棒座100上部的锁紧螺母102,与锁紧螺母102连接的下芯棒104,套接在下芯棒104上部的下冲106,连接在下冲106上部的凹模108,与凹模108压接的上冲110。这样的结构在主要用于加工微电机轴承,微电机轴承的内孔由下芯棒104向上抵压凹模108内的粉末金属加工成型,现有的模具结构生产加工出来的微电机轴承的内孔表面比较粗糙,与微电机的转轴连接后导致噪音大,磨损较大,寿命较短。需要进一步改进与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提升加工微电机轴承内孔表面精度的双芯棒粉末金属成型压制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芯棒粉末金属成型压制模具,包括芯棒座,连接在芯棒座上部的锁紧螺母,与锁紧螺母连接的下芯棒,套接在下芯棒上部的下冲,连接在下冲上部的凹模,与凹模压接的上冲,上冲轴心处开设有上冲通孔,上冲通孔内由上至下插接有上芯棒;在芯棒座顶端设有与锁紧螺母连接的内螺杆,内螺杆的轴心处开设有盲孔,盲孔内置有压缩弹簧;在锁紧螺母下部开设有内螺纹腔,锁紧螺母的轴心处开设有螺母通孔,下芯棒底端设有轴环。
下芯棒由下至上与锁紧螺母穿接,下芯棒的轴环顶端抵接在锁紧螺母的内螺纹腔的顶端,下芯棒的轴环底端与压缩弹簧顶端弹性压接。
下芯棒的轴环底端面与芯棒座的内螺杆顶端留面有0.1mm至20mm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在现有的结构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增加下芯棒的弹性设计及增加上芯棒结构,在生产加工微电机轴承时减少对微电机轴承内孔表面的直接冲击力,从而将微电机轴承内孔表面的精度提10倍以上,有利于降低微电机运行噪音及延长微电机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单芯棒粉末金属成型压制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双芯棒粉末金属成型压制模具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芯棒粉末金属成型压制模具,包括芯棒座1,连接在芯棒座1上部的锁紧螺母2,与锁紧螺母2连接的下芯棒3,套接在下芯棒3上部的下冲4,连接在下冲4上部的凹模5,与凹模5压接的上冲6,上冲6轴心处开设有上冲通孔61,上冲通孔61内由上至下插接有上芯棒7;在芯棒座1顶端设有与锁紧螺母2连接的内螺杆11,内螺杆11的轴心处开设有盲孔13,盲孔13内置有压缩弹簧15;在锁紧螺母2下部开设有内螺纹腔21,锁紧螺母2的轴心处开设有螺母通孔23,下芯棒3底端设有轴环31。
下芯棒31由下至上与锁紧螺母2穿接,下芯棒3的轴环31顶端抵接在锁紧螺母2的内螺纹腔21的顶端,下芯棒3的轴环31底端与压缩弹簧15的顶端弹性压接。
下芯棒3的轴环31底端面33与芯棒座1的内螺杆11的顶端面12留有0.1mm至20mm的间隙。
工作原理:在生产加工微电机轴承时,下芯棒2的顶端向上抵压至上冲6的上冲通孔61内,上芯棒7向下压,将下芯棒3向下抵压至凹模5的下部,使得下芯棒3上部的工作圆柱面能保持原有的光洁度,延长了下芯棒3的工作寿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实施例。应当指出,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能做出若干的变型和改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东富胜粉末冶金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东富胜粉末冶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20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