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铁道车辆的新型变刚度轴箱悬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1911.1 | 申请日: | 201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4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寅华;白文虽;翟鹏军;刘明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5/30 | 分类号: | B61F5/3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吉勇 |
地址: | 25002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道 车辆 新型 刚度 轴箱 悬挂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道车辆的新型变刚度轴箱悬挂系统,用于连接轮对和转向架构架,是能够提供弹簧变刚度的一系悬挂系统。
轴箱悬挂系统的作用是将轮对和构架联系在一起,使轮对沿钢轨的滚动转化为构架沿线路的平动,承载重量,隔离和缓和振动。
目前,两级刚度弹簧的轴箱悬挂系统在国内外铁道车辆转向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存在着空重车弹簧刚度突变的问题,造成车辆的平稳性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铁道车辆的新型变刚度轴箱悬挂系统,改善空重车弹簧刚度突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铁道车辆的新型变刚度轴箱悬挂系统,包括变刚度弹簧、弹簧导柱和轴箱,所述的变刚度弹簧设于轴箱的弹簧安装面上,所述的变刚度弹簧内设有弹簧导柱,所述的弹簧导柱的底部与轴箱连接。
所述的变刚度弹簧包括两个,分别设于轴箱两端的弹簧安装面上。
所述的弹簧导柱焊接在轴箱的弹簧安装面上。
所述的变刚度弹簧为圆锥形,且直径大的面与弹簧安装面配合。
所述的变刚度弹簧,簧径、中径和螺距能变化。
所述的变刚度弹簧,簧径、中径和螺距能变化。
所述的弹簧导柱焊接在轴箱的弹簧安装面上。
所述的变刚度弹簧的上端簧径和下端簧径比值是1∶1.2到1∶2,螺距变化范围是30mm到60mm。
在使用时,变刚度弹簧上端与转向架构架连接,轴箱与轴承配合以连接轮对。所述的弹簧导柱主要是对变刚度弹簧起定位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轴箱悬挂弹簧由一个变刚度弹簧代替了原先的两级刚度弹簧,且变刚度弹簧簧径、中径和螺距可变化,随着载荷的逐渐增大,弹簧从簧径最小的一端逐渐并紧,从而实现弹簧刚度逐渐增大。解决了两级刚度弹簧刚度突变的问题。且结构简单,更易于安装。
图1为轴箱悬挂系统简图。
图2为变刚度弹簧剖视图。
图中1‑变刚度弹簧;2‑轴箱;3‑弹簧导柱;D‑弹簧中径;d‑弹簧簧径;p‑弹簧螺距。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铁道车辆的新型变刚度轴箱悬挂系统,包括两个变刚度弹簧1、弹簧导柱3和轴箱2;两个变刚度弹簧1分别设于轴箱2两端的弹簧1安装面上,两个变刚度弹簧1内各设有一个弹簧导柱3,弹簧导柱3的底端焊接于轴箱2上;弹簧导柱3主要是对变刚度弹簧1起定位作用,且弹簧导柱3为锥形与变刚度弹簧1的锥度一样。所述的变刚度弹簧1的上端簧径和下端簧径比值是1∶1.2到1∶2,螺距变化范围是30mm到60mm。
在使用时,变刚度弹簧1上端与转向架构架连接,轴箱2与轴承配合以连接轮对;变刚度弹簧1的簧径d、中径D和螺距p可变化,随着载荷的逐渐增大,变刚度弹簧1从簧径最小的一端逐渐并紧,从而实现变刚度弹簧1刚度逐渐增大,这就避免了由于空重车两级刚度突变造成的车辆平稳性差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19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汽车车身放置小车的连杆机构
- 下一篇:动车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