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霍尔元件固定结构的直流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1754.4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1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倪祖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莱克汽车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29/08 | 分类号: | H02K29/08;H02K1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霍尔 元件 固定 结构 直流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霍尔元件固定结构的直流电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直流电机中元件在电路板上的固定结构有的采用卧式安装,并要求在电路板上设置有开槽,然后将元件的本体嵌入到该开槽中;同时也有用胶水将元件粘在电路板上来固定。总而言之,采用卧式安装对电路板强度和电路板使用效率均有影响,而胶水安装则不便于维修和元件的二次利用。
同时在实际使用中,有如霍尔元件等不便放在电路板的主要焊接面,主要是考虑到以下两点原因:1)受到外壳到电路板间尺寸的约束;2)霍尔元件相对磁场的安放位置对检测性能有重要影响。因此通常采用将霍尔元件放在焊接面反面的方式,但就出现了霍尔元件的有效定位和距离电路板面尺寸的控制限位问题,如果不采用定位和控制限位,一方面霍尔元件很可能受到定子线圈的硬性接触,这样两者就会出现彼此互相破坏的现象;另一方面影响霍尔元件对整个磁场的检测性能,从而直接影响直流电机的综合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霍尔元件固定结构的直流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霍尔元件固定结构的直流电机,其包括端盖、外壳、套设在外壳内的内壳、固定内壳一端的端盖、设置在外壳和内壳之间的定子、设置在内壳内的泵轴组件、位于泵轴组件外侧的转子组件、用于测定转子组件转速的霍尔元件、固定霍尔元件的支座、用于支撑支座并与霍尔元件电性相连的电路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所述支座包括固定架、位于固定架底部的支撑台、和由支撑台向下延伸并固定在电路板上的一对支撑柱。
所述固定架包括用于相应收容霍尔元件的三引脚的三个定位槽、收容霍尔元件并与定位槽相连通的凹形槽、和一便焊扩脚槽,其中凹形槽和便焊扩脚槽分别位于固定架的相对两侧。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解决了三引脚类霍尔元件焊接在电路板时的固定问题,同时还保证了三引脚间的绝缘性,以及在三引脚类霍尔元件受到安装空间限制时起到限位保护作用,尤其是当电路板组件装配到机壳内安装不当时,可以避免三引脚类霍尔元件被压坏,并综合解决了无刷直流电机中霍尔元件的固定、限位、焊接工装等一系列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电路板、支座、霍尔元件的组装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支座的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支座的另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其中:1、霍尔元件;10、外壳; 11、内壳;12、端盖;13、定子;14、泵轴组件;15、转子组件;19、引脚;2、支座;20、固定架;200、定位槽;201、凹形槽;202、便焊扩脚槽;22、支撑台;24、支撑柱;3、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霍尔元件固定结构的直流电机的具体实施例,其包括外壳10、同轴套设在外壳10内的内壳11、固定内壳11一端的端盖12、设置在外壳10和内壳11之间的定子13、设置在内壳11内的泵轴组件14、位于泵轴组件14外侧的转子组件15、用于测定转子组件15转速的霍尔元件1、固定霍尔元件1的支座2、用于支撑支座2并与霍尔元件1电性相连的电路板3。
支座2包括固定架20、位于固定架20底部的支撑台22、和由支撑台22向下延伸并固定在电路板3上的一对支撑柱24。固定架20包括用于相应收容霍尔元件1的三引脚19且相互间隔设置的三个定位槽200、收容霍尔元件1并与定位槽200相连通的凹形槽201、和一便焊扩脚槽202,其中凹形槽201和便焊扩脚槽202分别位于固定架20的相对两侧。凹形槽201的宽度大于霍尔元件1的宽度。支撑柱24优选为圆柱,个数为2个或3个以上。定位槽200除中间的定位槽截面为方形外,其余两侧的定位槽为圆形,中间的定位槽与便焊扩脚槽202相通。凹形槽201开口端均经倒角处理且内侧三个面都设拔模角度,既便于霍尔元件1的安装又利于模具的脱模。便焊扩脚槽202用于调整霍尔元件中间引脚的焊接角度,使得原本共线的三个引脚调整成三角形分布,这样利于焊点间的绝缘和确保焊接后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莱克汽车电机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莱克汽车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17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