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抑制反扭矩的扳手套筒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31549.8 | 申请日: | 2013-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1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 发明(设计)人: | 林尚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德机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23/00 | 分类号: | B25B23/00;B25B2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事务所 31215 | 代理人: | 张翔 | 
| 地址: | 20033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抑制 扭矩 扳手 套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具技术领域的附件,尤其是一种抑制反扭矩的扳手套筒。
背景技术
辊环是钢铁工业领域里高速线材轧机的重要零部件,辊环的安装大致有三种结构方式,一是以摩根轧机为代表的液压压紧锥套张紧方式,二是以达涅尼轧机为代表的液压压紧锥套张紧方式,三是以其它轧机为代表的机械式螺母压紧锥套的张紧方式。本技术方案是针对第三种辊环装拆方式而设计的,现有技术在装拆辊环的工作过程中,多采用液压扭矩扳手或气动扭矩扳手来安装或拆除锥套,打紧一个锥套要耗时近两分钟,存在的问题是,由于辊环锁紧螺母与锥套间需要较大的张紧力,装拆时需采用液压扭矩扳手或气动扭矩扳手向螺母施加一个扭矩,辊环锁紧螺母会向扭矩扳手产生一个反作用扭矩,该反作用扭矩通过扭矩扳手作用到操作工人,操作不当,将存在安全隐患;为保障操作安全,又必须达到螺母压紧锥套的预紧力,操作工人须采取逐步增大扭矩、多次操作的工序安装锥套,导致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抑制反扭矩的扳手套筒,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且安全可靠的优点。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抑制反扭矩的扳手套筒,其特点包括套筒体、内芯及销钉,所述套筒体为空心柱状,其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内六方及第二内六方、筒壁径向设有数个销孔,内芯为设有内方的圆柱体,其外径上设有环槽;所述内芯设于套筒体的空心内,销钉插装在套筒体的销孔与内芯的环槽之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且安全可靠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套筒体1、内芯2及销钉3,所述套筒体1为空心柱状,其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内六方11及第二内六方13、筒壁径向设有数个销孔12,内芯2为设有内方22的圆柱体,其外径上设有环槽21;所述内芯2设于套筒体1的空心内,销钉3插装在套筒体1的销孔12与内芯2的环槽21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适用的轧辊4端头设有轧辊方头41,辊环锁紧螺母42与轧辊4啮合,气动扭矩扳手5为六方头51驱动,中心设有扳手方头52。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
参阅图1、图3,工作时,将本实用新型筒体1的第一内六方11套在辊环锁紧螺母42上、内芯2内方22的一端套装在轧辊方头41上,将气动扭矩扳手5的六方头51套在筒体1的第二内六方13内、扳手方头52插在内芯2内方22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
安装或拆除辊环锁紧螺母42时,选择气动扭矩扳手5的转向,启动气动扭矩扳手5,气动扭矩扳手5的输出扭矩通过六方头51驱动筒体1、筒体1的第一内六方11驱动辊环锁紧螺母42转动,插装在筒体1的销钉3相对于内芯2的环槽21移动,而内芯2不转动,同时,辊环锁紧螺母42产生的反作用扭矩通过筒体1作用到气动扭矩扳手5上,并通过扳手方头52、内芯2传递至轧辊方头41上,该反作用扭矩被轧辊方头41制约,不会通过气动扭矩扳手5作用到操作工人手上,消除了操作工人在安装或拆除辊环锁紧螺母42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为保证达到辊环锁紧螺母42的预紧力,只需调整气动扭矩扳手5的输出扭矩,操作工人即可快捷、高效的完成辊环锁紧螺母42的安装或拆除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德机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杜德机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15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万向节螺丝专用工具
- 下一篇:一种快速定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