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粉末成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1204.2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6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伍宜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燕丽 |
主分类号: | B30B11/02 | 分类号: | B30B11/02;B30B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末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末成型机,尤其是涉及一种旋转式粉末成型机。
背景技术
随着粉末冶金成型工艺的出现,对一些结构复杂零部件的加工产生了重大的变革。大大降低了加工制造的成本、周期,提高了加工的效率。粉末冶金成型工艺是由粉末冶金成型机来实现的。
现有的旋转式粉末成型机的传动部分都在机箱上部,造成设备维修困难,而且油泵供油漏油现象比较严重,同时粉料进入传动部分,机械损耗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粉末成型机,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旋转式粉末成型机的传动部分都在机箱上部,成型时三段振动大,影响产品精度,造成设备维修困难,而且油泵供油漏油现象比较严重,同时粉料进入传动部分,机械损耗快。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粉末成型机,包括上段(21)、中段(22)以及下段(23),上段(21)上设有多个孔,每个孔分别安装上压棒(24),上模具装在上压棒(24)上;中段(22)将母模装在其上;下段(23)上设有多个孔,每个孔分别安装下压棒(25),下模具装在下压棒(25)上;上段(21)、中段(22)以及下段(23)通过传动主轴(19)进行轴连接,传动主轴(19)在传动装置的作用下旋转,固定设置的上凸轮(281)和下凸轮(282)通过上、下塞头作用于上压棒(24)和下压棒(25),上压棒(24)和下压棒(25)分别将压力传递到上模和下模并将粉料在母模模内挤压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设置在粉末成型机的下部。
进一步,所述传动装置设置在箱体(15)中。
进一步,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电机(11)、传动带(12)、蜗杆皮带轮(13)、铜蜗轮(16)、蜗杆(17)以及离合器(18),由电机(11)输出轴旋转,通过传动带(12)带动蜗杆皮带轮(13)旋转,蜗杆皮带轮(13)与电磁离合器(18)的工作带动蜗杆(17)转动,蜗杆(17)带动铜蜗轮(16)转动,铜蜗轮(16)旋动传动主轴(19)转动。
进一步,上凸轮(281)设有上调压总成(272),以及下凸轮(282)设有下调压总成(271)。
进一步,上段(21)、中段(22)以及下段(23)设置在上压板(291)与传动装置之间,上压板(291)通过立柱(292)支撑。
进一步,还包括料斗(3),料斗(3)位于上段(21)上方。
该粉末成型机与现有的粉末成型机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由于将传动装置设置在粉末成型机的下部,使得设备维修容易,并且避免了油泵漏油情形,使得蜗杆侵在机油中。
(2)本实用新型由于传动装置设置在箱体中,粉料难以进入传动部分,减少了机械损耗。
(3)可以最大程度减小上、中、下段在成型时的振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粉末成型机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粉末成型机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电机;12-传动带;13-蜗杆皮带轮;14-电箱;15-箱体;16-铜蜗轮;17-蜗杆;18-离合器;19-传动主轴;21-上段;22-中段;23-下段;24-上压棒;241-上压棒村套;25-下压棒;26-中棒座;271-下调压总成;272-上调压总成;281-上凸轮;282-下凸轮;291-上压板;292-底盘;293-立柱;3-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粉末成型机,包括上段21、中段22以及下段23,料斗3位于上段21上方,上段21上设有多个孔,每个孔分别安装上压棒24,上模具装在上压棒24上;中段22将母模装在其上;下段23上设有多个孔,每个孔分别安装下压棒25,下模具装在下压棒25上;上段21、中段22以及下段23通过传动主轴19进行轴连接,传动主轴19在传动装置的作用下旋转,固定设置的上凸轮281和下凸轮282通过上、下塞头作用于上压棒24和下压棒25,上压棒24和下压棒25分别将压力传递到上模和下模并将粉料在母模模内挤压成型,传动装置设置在粉末成型机的下部。传动装置设置在箱体15中。上压棒24与上压棒村套241连接,下段23下方还设有底盘29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燕丽,未经杨燕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12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床电源的自动检测、断电装置
- 下一篇:手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