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滤光片切换装置及摄像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30984.9 | 申请日: | 2013-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5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国富 | 
| 主分类号: | G03B17/14 | 分类号: | G03B17/14;G02B7/00;H04N5/22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滤光 切换 装置 摄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光片切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同时适应于白天和夜晚的数码摄像机或监控摄像机的一种双滤光片切换装置及摄像系统。
背景技术
数码摄像机由感应芯片根据光线生成相应的图像实现数码摄像。由于白天的光线和夜晚的光色不同,为了获得更好的图像效果,需要根据外部光色影响而采用由红外截止低通滤光片和全光谱光学玻璃片构组的滤光片组,使得白天和夜晚不同光色状态时都能获得较好的图像效果,进而需要通过切换装置实现红外截止低通滤光片与全光谱光学玻璃片之间切换。
现有的双滤光片切换装置,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120019U、CN201859289U和CN201417356Y等双滤光片切换装置,该三份专利文献公开的双滤光片切换装置虽然可以实现对不同滤光片进行切换,但对于较大感应芯片面积时,与该较大感应芯片配合的滤光片的面积也需要相应的增大,因此在通过扛杆传动时,只有扛杆转动的角度足够大才能将切换滤光片,进而使得双滤光片切换装置的积体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滤光片切换装置及摄像系统,该双滤光片切换装置及摄像系统可以避免采用扛杆传动时滤光片移动相同距离时需要更大的空间,减小双滤光片切换装置的体积,其结构紧凑。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滤光片切换装置,该双滤光片切换装置双滤光片切换装置包括:设有通光孔的前盖和后盖,在后盖设有带双滤光片的滤光片架,该滤光片架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其中驱动组件包括设有线圈的中空的线圈架,该线圈架内设有带永磁体的永磁体架,所述永磁体架设有传动齿,该传动齿与后盖转动连接的摆杆一端啮合配合,该摆杆另一端与滤光片架上的条形穿孔配合。
进一步地说,所述永磁体架上下两面中心位置分别设有凸台,该凸台与中空线圈架内壁上的凹槽或穿孔配合转动。
进一步地说,在位于线圈架一侧的后盖设有使固定有永磁体的永磁体架处于左或右最大角度位置的偏向片。
进一步地说,所述凸台的底部设有台阶结构。
进一步地说,所述后盖设有与滤光片架配合的弧形限位槽,所述通光孔位于限位槽中间。
进一步地说,所述前盖或/和后盖的内侧设有与滤光片架上表面或/和下表面配合的弧形导条,当弧形导条位于后盖时,该弧形导条位于弧形限位槽的底部。
进一步地说,所述滤光片架位于两滤光片之间设有T字型的滤光片固定部件。
进一步地说,所述永磁体架的空腔内壁和线圈架上分别设有固定永磁体和固定线圈的卡扣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数码摄像系统,该数码摄像系统包括:设于机壳内的数码摄像头和与该数码摄像头电连接的摄像控制电路,在该数码摄像头的光感应芯片前设有双滤光片切换装置,该双滤光片切换装置包括设有通光孔的前盖和后盖,在后盖上设有带双滤光片的滤光片架,该滤光片架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其中该驱动组件包括设有带线圈的中空线圈架,在该线圈架内设有带永磁体的永磁体架,所述永磁体架设有传动齿,该传动齿与后盖转动连接的摆杆一端啮合配合,该摆杆另一端与滤光片架上的条形孔配合。
进一步地说,在位于线圈架一侧的后盖设有使固定有永磁体的永磁体架处于左或右最大角度位置的偏向片。
进一步地说,所述永磁体架上下两面中心位置分别设有凸台,该凸台与中空线圈架内壁上的凹槽或孔配合转动,在该凸台的底部设有台阶结构。
进一步地说,所述滤光片架位于两滤光片之间设有并用于固定两滤光片的T字型的滤光片固定部件。
进一步地说,所述凸台的底部设有台阶结构。
进一步地说,所述后盖设有与滤光片架配合的弧形限位槽,所述通光孔位于限位槽中间。
进一步地说,所述前盖或/和后盖的内侧设有与滤光片架上表面或/和下表面配合的弧形导条,当弧形导条位于前盖时,该弧形导条位于弧形限位槽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双滤光片切换装置,分别设有通光孔的前盖和后盖,在前盖上设有带双滤光片的滤光片架,该滤光片架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其中该驱动组件包括设有线圈的中空的线圈架,在该线圈架内设有固定永磁体的永磁体架,所述永磁体架设有传动齿,该传动齿与后盖转动连接的摆杆一端啮合配合,该摆杆另一端与滤光片架上的条形孔配合。由于通过齿轮传动可以使得摆杆摆动的角度较大,从而使滤光片架的移动距离更大。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电磁转动角度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减短摆动杆的长度,达到滤光片移动距离更大,减小双滤光片切换装置的体积,更有利于采用较大靶面图像感应芯片时,数码摄像设备体积小形化。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国富,未经吴国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09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