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锥形保径PDC钻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0956.7 | 申请日: | 201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7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波;徐建飞;杨波;孙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石大华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0/43 | 分类号: | E21B10/43;E21B10/46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7227 | 代理人: | 段秀瑛;王中云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锥形 pdc 钻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天然气钻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DC钻头。
由于PDC钻头在砂泥岩地层中相比于牙轮钻头有机械钻速高、工作寿命长、进尺多等特征,因此在定向井、水平井施工中广泛应用。目前现有的PDC钻头保径与井壁接触的一面上下宽度相同,在工作中存在一些缺陷:一是保径与井壁间接触面积较大,因此摩擦力较大,容易造成钻头涡动;二是保径的宽度限制了排屑槽体积,不利于水力清洗,容易产生泥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PDC钻头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与井壁间摩擦力大,容易产生泥包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PDC钻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锥形保径PDC钻头,包括钻头基体、刀翼、PDC切削齿和排屑槽,刀翼位于钻头基体冠部,PDC切削齿位于刀翼上,刀翼间的槽状空隙为排屑槽。
所述刀翼末端连接有锥形保径,与井壁接触一面的宽度沿远离刀翼的方向收敛,与排屑槽相邻的侧面与钻头轴线间夹角为10~20度,保径的长度小于50mm。
为配合锥形保径达到更好的定向性能,所述PDC钻头的刀翼末端设有O形栓钉,同时钻头采用浅内锥中外锥轮廓,采用中高密度布齿结构,采用双排切削齿结构。
所述O形栓钉的两端为半球形,中间部分为圆柱形。
所述浅内锥是指内锥角为145~165度。
所述中外锥是指外锥高度大于钻头直径的1/8,小于钻头直径的3/8。
所述中高密度布齿设计,是指各PDC切削齿的最小布齿间距为2mm。
所述双排切削齿结构,是指每个刀翼上安装有两排PDC切削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锥形保径减小了保径与井壁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了摩擦力,提高了机械转速,同时间接增大了排屑槽体积,更利于水力清洗。
所述O形栓钉的圆滑表面能减轻钻头的扭矩波动,使工具面更加平稳。
所述浅内锥中外锥钻头轮廓使钻头的冠部更趋向平滑,提高了钻头的导向性。
所述浅内锥中外锥钻头轮廓使钻头的冠部更趋向平滑,提高了钻头的导向性。
所述中高密度布齿结构降低了单个切削齿所承受的的钻压,增强了钻头的耐磨性。
所述双排切削齿结构限制了PDC切削齿切入岩石的深度,提高了钻头的使用安全性和抗冲击性。
以上技术方案的组合综合提高了钻头的定向性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钻头轮廓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锥形保径PDC钻头,包括钻头基体1、刀翼2、PDC切削齿3和排屑槽4,刀翼2位于钻头基体1冠部,PDC切削齿3位于刀翼2上,刀翼2间的槽状空隙为排屑槽4。
所述刀翼2末端连接有锥形保径6,与井壁接触一面的宽度沿远离刀翼2的方向收敛,与排屑槽4相邻的侧面与钻头轴线间夹角为10~20度,锥形保径6的长度小于50mm。上述结构减小了保径6与井壁的接触面积,并扩大了排屑槽4的体积。
为配合锥形保径6达到更好的定向性能,所述PDC钻头的刀翼2末端设有O形栓钉5,同时钻头采用浅内锥中外锥轮廓,采用中高密度布齿结构,采用双排切削齿结构。
所述O形栓钉5的两端为半球形,中间部分为圆柱形。
所述浅内锥是指内锥角为145~165度。
所述中外锥是指外锥高度大于钻头直径的1/8,小于钻头直径的3/8。
所述中高密度布齿设计,是指各PDC切削齿3的最小布齿间距为2mm。
所述双排切削齿结构,是指每个刀翼2上安装有两排PDC切削齿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石大华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石大华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09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腐、防垢、防偏磨油管
- 下一篇:接头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