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9764.4 | 申请日: | 201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5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凌泽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泽民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3/20;F24F13/30;F24F1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123 重庆市渝北区天***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空调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器,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用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器,蒸发器是提供制冷能力的热交换器;加热器是提供制热能力的热交换器,这样的汽车空调器增加了汽车车室内的可利用空间,并且降低了制造成本。
在现技术中,有一件公开号为CN1396070A、发明名称为“汽车用空调器”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于2003年2月12日公开;它由壳体、多叶风机、蒸发器、涡管、排水管、隔断壁、加热堆、空气混合挡门、足部挡门、换气/除霜挡门等整体单元结构构成,并在壳体内空设有加热堆流道、绕流流道、空气混合腔、除霜进风口、换气进风口、加热进风口;这种汽车空调器的结构比较紧凑,能够实现制冷、制热、调节风温的目的。但是,它存在以下缺陷:当需要制热时,空气必须要先流过蒸发器,才能流入加热堆实现制热,这样就加大了风阻,使得汽车空调系统的制热风量减小、噪音增大,进而降低了汽车的乘坐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区别于现有技术结构的汽车空调器,使之在制热时,空气不流经蒸发器而直接流过加热器,并改进其凝结水的排水结构,从而降低风阻和噪音,提高汽车的乘坐舒适性。
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一种汽车空调器,包括壳体、蒸发器、风机、加热器和隔断壁,其特征在于:
1) 还有除霜吹面转换风门、冷热风转换风门和吹脚风门;
2) 壳体的左上部开有除霜出风口和吹面出风口,壳体的左侧中部开有吹脚出风口;
3) 隔断壁呈阶梯状设置在壳体的中下部内腔,与热风转换风门相连将壳体内部空腔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形成冷风流道,下层形成热风流道;
4) 风机安装在壳体的右上部位,风机的外侧与右上部位渐开线形的壳体之间形成涡壳流道;
5) 蒸发器安装在壳体中部的冷风流道中,加热器安装在壳体右下部内空下层的热风流道中;
6) 冷热风转换风门安装在蒸发器与加热器之间,除霜吹面转换风门安装在除霜出风口和吹面出风口之间,吹脚风门安装在吹脚出风口与隔断壁之间;
7) 隔断壁的中部呈凹状形成集水槽,集水槽上开设有漏水孔,在与集水槽下方对应的壳体底部内表面设有两条挡水堰,挡水堰之间的壳体中部呈凹状形成集水池并开设有排水孔,由集水槽、漏水孔、挡水堰、集水池和排水孔形成双层排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空调器,由于采取了区别于现有技术的结构方案,能将蒸发器所在的冷风流道和加热器所在的热风流道完全分开,使得无论空气怎样流动,都不会串行流过蒸发器和加热器,而且可使蒸发器上的冷凝水能够迅速排出,因此使空调器的风阻和噪音显著降低,提高了汽车的乘坐舒适性,能全面高效满足汽车空调器的各项所需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空调器—个实例产品的剖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壳体,2-除霜吹面转换风门,3-蒸发器,4-风机,5-加热器,6-冷热风转换风门,7-吹脚风门,a-除霜出风口,b-吹面出风口,c-吹脚出风口,d-热风流道,e-冷风流道,f-涡壳流道,1A-隔断壁,1B-挡水堰,1C-集水槽,1D-漏水孔,1E-排水孔,1F-集水池。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汽车空调器的具体结构和它的工作原理。
一种汽车空调器,包括壳体1、蒸发器3、风机4、加热器5和隔断壁1A,其特征在于:
1) 还有除霜吹面转换风门2、冷热风转换风门6和吹脚风门7;
2) 壳体1的左上部开有除霜出风口a和吹面出风口b,壳体1的左侧中部开有吹脚出风口c;
3) 隔断壁1A呈阶梯状设置在壳体1的中下部内腔,与热风转换风门6相连将壳体1内部空腔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形成冷风流道e,下层形成热风流道d;
4) 风机4安装在壳体1的右上部位,风机4的外侧与右上部位渐开线形的壳体之间形成涡壳流道f;
5) 蒸发器(3)安装在壳体1中部的冷风流道e中,加热器5安装在壳体1右下部内空下层的热风流道d中;
6) 冷热风转换风门6安装在蒸发器3与加热器5之间,除霜吹面转换风门2安装在除霜出风口a和吹面出风口b之间,吹脚风门7安装在吹脚出风口c与隔断壁1A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泽民,未经凌泽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97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