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聚能分体锅架的燃气灶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29565.3 | 申请日: | 2013-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6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百得厨卫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C3/00 | 分类号: | F24C3/00;F24C15/00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丁湘俊 |
| 地址: | 528478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聚能 分体 燃气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燃气灶,特别涉及一种带聚能分体锅架的燃气灶,属厨卫设备五金制品制造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燃气灶一般带有两个锅架,它的作用是支撑炒锅或蒸、煮锅,使这些锅底离开燃烧器一段距离,使火头(即燃烧焰)有充足的燃烧空间。现有的锅架一般是钢板与扁钢焊接成整体,或是整体铸造件制成,它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热量直接从周边排出,热效率低,有一定的弱点。而目前市面上还有另外一种加反射面的整体铸铁锅架,此类锅架将火头封闭在一个小的空间里,热效率会相对提高一些,但是它成本偏高,同时清洗也困难,也有其缺陷。本实用新型是在克服上述锅架困难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一种带聚能功能,且分体的锅架,这是本实用新型诞生的背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聚能分体锅架的燃气灶,它是把原普通锅架减矮,在减矮的锅架下面增加一个圆筒形的反射碗,在反射碗的碗壁上冲有孔眼。当这种聚能分体锅架装配在燃气灶的燃烧器上时,在使用过程中,它能将燃气燃烧产生的热量聚集在反射碗中,且有周边空气从碗壁上的孔眼进入反射碗中,促进燃气的充分燃烧,且温度高,热效率提高。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合理、制造容易、安装方便。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发明人构思要提高燃气灶的热效率,必须保证燃气不外泄、且要充分燃烧,从而提高热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因此设计出一种带孔眼的反射碗,经试制、实验,的确达到了设计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燃气灶、燃烧器及锅支架,它的第一个结构特点是在燃气灶的燃烧器周边装配圆筒形的反射碗,所述的反射碗由碗壁和台阶组成;在碗壁上有孔眼。它的第二个结构特点是反射碗的碗壁上的孔眼为“L”形。它的第三个结构特点是在反射碗的上部台阶上装配连接锅支架。它的第四个结构特点是在燃气灶的两侧燃烧器的周边各装配一个反射碗,将两个锅支架分别架置在两个反射碗的台阶上。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明显的:(一)设计新颖、结构合理;(二)反射碗达到聚合热能、提高热效率的功能,通过圆筒形的反射碗将燃烧产生的热量反射收集,经测试,可使热效率比普通锅架的热效率提高10~20%,从而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三)该锅架分为两体,结构轻巧,制造容易、安装、清洗方便,污垢、残渣粘附到反射碗内、外壁上,只要将其单独清洗即可。
附图说明:
下面依据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部件反射碗的组合立体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件反射碗及锅支架的立体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中:1、燃气灶,2、燃烧器,3、锅支架,8、反射碗,8-1、碗壁,8-2、台阶,9、孔眼。
具体实施方式: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各个附图制造本实用新型的各个部件并进行组装获得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是两个:(一)反射碗8,它是一个圆筒形结构、上、下是圆孔的碗状物,其碗壁为8-1,上部有台阶8-2;(二)是在反射碗8的碗壁8-1上有孔眼9,孔眼9为“L”形,这个孔眼9的作用是外部的冷空气可以从孔眼9,进入反射碗8里面来,帮助燃气进一步完全燃烧,提高热效率,节约能源。
具体制造和安装使用:本实用新型在制造反射碗8时,会把普通锅架、即锅支架3减矮,仅制成一个环圈,在环圈上焊接若干个锅架片。我们在使用时,即在燃气灶1的燃烧器2周边装置反射碗8,然后在反射碗8上装配架置锅支架3。在使用时,将炒锅放置在锅支架3上,旋动开关,燃气燃烧,反射碗8能将燃气燃烧产生的热量都聚集在反射碗8中,不会外泄,而这时反射碗8外面的空气可以从孔眼9进入反射碗8中,从而补充氧气,使燃气燃烧更旺、更完全,因此热效率高,并能节约能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百得厨卫有限公司,未经中山百得厨卫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95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