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驱动桥贯通传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9256.6 | 申请日: | 201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3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邱阳;魏建飞;黎亮;晋殿龙;李有利;郑重;陈泳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包头北奔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8/08 | 分类号: | F16H48/08;F16H48/38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东升 |
地址: | 014032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贯通 传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贯通传动机构,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卡、客车底盘驱动桥贯通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驱动桥作为汽车三大核心动力传动部件总成之一,通过输入法兰、齿轮副、差速器、半轴、轮毂等零件将动力传递至车轮。驱动桥贯通传动机构是整车动力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应用于双联驱动桥车型,主要包括前贯通轴、十字轴、行星齿轮、差速器壳、球轴承等。贯通式驱动桥的优点在于通过贯通传动的方式,将扭矩分别传递到中桥和后桥,而不需要在中桥前增设一个分动器。
传统的贯通传动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法兰A,前贯通轴B、十字轴C、行星齿轮D,贯通传动斜齿轮E,后贯通轴齿轮F,十字轴C通过花键连接套在前贯通轴B上,并通过锁紧螺母L锁紧,其中,前贯通轴B和后贯通轴齿轮F轴肩上装有球轴承K,差速器壳G由两个半壳通过螺栓联接,差速器壳G与行星齿轮D的相对位置固定,十字轴C与差速器壳G固定连接,二者之间安装有垫片H,且十字轴C与行星齿轮D之间安装有衬套M。
动力输入至法兰A,经前贯通轴B、十字轴C、行星齿轮D,一部分传递至贯通传动斜齿轮E至中桥,另一部分经过后贯通轴齿轮F传递至后桥,其中差速器壳G由两个半壳通过螺栓联接,差速器壳G与行星齿轮D的相对位置固定,易造成差速器壳G过早出现磨损,降低零件配合精度,影响齿轮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贯通传动机构,解决了目前传统结构贯通驱动桥的桥间差速器十字轴衬套和差速器壳易磨损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驱动桥贯通传动机构,包括法兰,前贯通轴、十字轴、行星齿轮、贯通传动斜齿轮、后贯通轴齿轮和差速器壳,十字轴通过花键连接套在前贯通轴上,其中,前贯通轴和后贯通轴齿轮轴肩上装有圆锥滚子轴承,差速器壳一体成型,并可与行星齿轮相对运动,十字轴也可与差速器壳相对运动,差速器壳靠近后贯通轴齿轮一端内侧带有导油罩。
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差速器壳的滑动摩擦配合面的面积。同时减少了装配零件的数量,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也实现了机构的轻量化。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驱动桥贯通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与传统的驱动桥贯通传动机构(如图1所示)相比,本实用新型包括法兰1,前贯通轴7、十字轴6、行星齿轮5,贯通传动斜齿轮2,后贯通轴齿轮4,差速器壳3,十字轴6通过花键连接套在前贯通轴7上,其中,前贯通轴7和后贯通轴齿轮4轴肩上装有圆锥滚子轴承8,差速器壳3一体成型,并可与行星齿轮5相对运动,十字轴6也可与差速器壳3相对运动,差速器壳3靠近后贯通轴齿轮4一端内侧带有导油罩9。
动力输入至法兰1,经前贯通轴7、十字轴6、行星齿轮5,一部分传递至贯通传动斜齿轮2至中桥,另一部分经过后贯通轴齿轮5传递至后桥。其中差速器壳3为整体式结构,用于支撑内部行星齿轮啮合,行星齿轮6和差速器壳3间无球面垫片,十字轴6与行星齿轮5之间无衬套,行星齿轮5与差速器壳3相对位置不固定,即行星齿轮5能够绕差速器壳3的内表面转动,大大提高了差速器壳的滑动摩擦配合面的面积。同时减少了装配零件的数量,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也实现了机构的轻量化。导油罩9用于将后贯通轴齿轮上的圆锥滚子轴承8甩出的润滑油接住,实现对行星齿轮5的润滑。本实用新型中前贯通轴7与十字轴6配合无需锁紧螺母进行锁紧,减少装配零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包头北奔重型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包头北奔重型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92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挖掘机行走齿轮箱密封总成
- 下一篇:改性玉米醇溶蛋白肽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