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颜料自动调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9252.8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4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管啸天;刘欢欢;马宏;王旭浩;冉学聪;常萌;段明洋;王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44D3/00 | 分类号: | B44D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胡安朋 |
地址: | 300401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颜料 自动 调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涉及用于颜色合成的装置,具体地说是颜料自动调配装置。
背景技术
家具、墙面及某些设备表面大多涂有油漆等涂料,一是为了美观,二是为了延长使用时间,但经长时间使用后,局部会发生破损,这不仅影响美观,而且还影响其使用性能和寿命。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均需要配出相应的颜色加以修补。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配漆装置大部分采用基于数据库配颜色,其依靠大量实验获取庞大的数据库,得到量化了的颜色卡片,然后由人工完成所需颜色与颜色卡片的匹配,来输出颜色。这种方法的配色精度差,效率低,不适用于家具、墙面及某些设备表面局部破损的修补。
CN102514442 A公开了一种全自动颜料调配装置及其实现自动调配颜料的方法,其通过触摸显示屏选择需要调配的色彩,根据选中的像素点的R、G、B三个值进行综合得到纯色图像后,根据纯色图像的R、G、B三个值挤出对应的颜料量。该方法存在不能实现颜色的自动识别,在选择颜色时需要事先知道颜色的参数才会比较准确的缺点。CN202441039 U披露了一种颜色识别调配粉刷装置,虽然其具备实现自动识别的功能,但其装置的配色部分采用单片机直接控制电磁阀输出,并没有相应的反馈环节,难以实现颜色配比环节的精准。
总之,现有技术中,颜色识别过程主要依赖人的主观判断,误差较大;在颜料调配环节则采用量筒或定量泵输出,量筒和泵的制造精度会直接影响输出颜色的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颜料自动调配装置,在颜色识别环节引入了颜色传感器,实现了颜色识别的自动化,在颜料配比环节,采用压力传感器与单片机构成闭环控制,充分利用了压力传感器的高灵敏度的优势,完成了精确的输出控制,克服了现有技术在颜色识别过程不能实现颜色的自动识别,在颜料调配环节难以实现颜色配比精准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颜料自动调配装置,包括颜色识别部分和颜料调配部分,其中,颜色识别部分主要包括标准光源、颜色传感器和单片机及操作控制程序,单片机与标准光源和颜色传感器同时以线路相连,标准光源和颜色传感器被安置在遮光罩内,闲置时遮光罩被安置在颜料自动调配装置的侧壁上,工作中遮光罩紧密贴合在被识别物体表面,颜料调配部分主要包括单片机、功率放大电路、电磁阀、压力传感器和容器,单片机与电磁阀通过功率放大电路连接,电磁阀一端安装在容器底部,电磁阀另一端有管道引出,压力传感器与单片机以线路连接,压力传感器上放置一个用于盛装调配好的颜料的圆桶,该圆桶置于电磁阀的另一端口所引出的管道之下。
上述颜料自动调配装置,所述标准光源是高亮白色LED。
上述颜料自动调配装置,所述颜色传感器采用现有的TCS230芯片。
上述颜料自动调配装置,所述单片机采用STC89C52型号单片机。
上述颜料自动调配装置,所述功率放大电路采用三极管放大和中间继电器输出。
上述颜料自动调配装置,所述电磁阀选用的阀体口径为2分、流量孔径为2.5mm和阀体材料为黄铜。
上述颜料自动调配装置,所述压力传感器采用电阻传感器。
上述颜料自动调配装置,所述容器具有密封性并且不与颜料反应。
上述颜料自动调配装置,所述单片机的操作控制程序是:开始→白平衡,提取修正因子→检测样本颜色,得出RGB值→数据处理,RGB转CMY,得出三个临界控制点→控制第一个电磁阀开启→检测是否达到相应临界控制点→否,返回;是,控制第一个电磁阀关闭,控制第二个电磁阀开启→检测是否达到相应临界控制点→否,返回;是,控制第二个电磁阀关闭,控制第三个电磁阀开启→检测是否达到相应临界控制点→否,返回;是,关闭第三个电磁阀→结束。
上述颜料自动调配装置,所用部件是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均通过公知的途径获得。所述部件的连接方法是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能掌握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颜料自动调配装置的突出特点和显著进步是:
(1)本实用新型装置专门设置了颜色识别部分,实现了颜色识别的自动化,减少人为误差的同时,也省去了现有配色装置的庞大数据库,可以对没有已知参数的颜色进行识别和配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92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