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泳凝胶切胶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9073.4 | 申请日: | 201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3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B26B27/00 | 分类号: | B26B27/00 |
代理公司: | 齐齐哈尔鹤城专利事务所 23207 | 代理人: | 果浯溪 |
地址: | 1610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泳 凝胶 切胶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泳凝胶切胶刀,属于化学分析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中经常要通过凝胶电泳对核酸进行验证、分离和回收,在此过程中需要加入核酸染料如EB才能在紫外灯下观察到核酸分子,并在紫外灯下切下目的条带;在切胶操作过程中由于切胶过程繁琐费时,DNA分子在紫外线照射时间较长,容易对碱基造成破坏,影响后续试验;切胶时(试)实验人员需要把手伸入到紫外分析仪中,在紫外灯下进行操作,紫外线会对实验人员的手和眼睛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泳凝胶切胶刀,该电泳凝胶切胶刀不仅能顺利的将胶条切下,还能避免试验人员受到紫外线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壳体为中空矩形体,其一端设有环绕壳体一周的切刀片,壳体中间安有活塞杆,活塞杆与壳体内侧滑动配合,活塞杆的上部设有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方便、快速、安全的切下凝胶中的目的条带,提高工作效率50%,降低试验误差,加快试验进程,不用直接接触到凝胶,有效地保护试验人员不受紫外线的伤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泳凝胶切胶刀结构图。
图中1、手柄,2、活塞杆,3、壳体,4、切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壳体3为中空矩形体,其一端设有环绕壳体3一周的切刀片4,壳体3中间安有活塞杆2,活塞杆2与壳体3内侧滑动配合,活塞杆2的上部设有手柄1。
在电泳结束后将凝胶转移到凝胶铲中,操作者拿着铲柄将凝胶转移到紫外成像系统中观察、拍照;在精确定位凝胶中条带的位置后,使用本切胶刀一次切下目的条带,向上拉动手柄1带动活塞杆2将目的条带吸到壳体3中,转移到离心管中时,向下推动手柄1带动活塞杆即可将切下的目的条带推出、落下进入到离心管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医学院,未经齐齐哈尔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90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